茶采而摊,摊而擁(摇之意),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篓而鬻于市。”这段文字是最早记载乌龙茶制法的资料,虽然当时并没有以“乌龙茶”称之,但其制法已与今天武夷岩茶的制法相去无几了。炒茶青几乎在乌龙茶制法成熟的同时,武夷茶人也发明了红茶(正山小种)制法,正山小种成为世界红茶之祖。

《清代通史》卷二中记载了武夷正山小种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由荷兰人传入英国。而荷兰商船于1602年首次来到中国,因此可以推断,武夷茶传入欧洲的最早时间不早于1602年,即明末清初之间。明末清初,由于社会动乱,茶叶一度停滞发展。随着清政府的统一中国,社会经济逐步稳定,茶叶经济也逐渐恢复。在清代,武夷茶已大量地通过海运销往世界各地;陆上从武夷山出发一路向北,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穿越蒙古国,最终到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这条路线也被称为“茶叶}之路”。

武夷岩茶里,什么茶最好喝?有哪些推荐?

欢迎关注懂茶帝!武夷岩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武夷岩茶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在于它优秀的品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适制乌龙茶的品种资源;独特精湛的制作工艺。武夷岩茶的著名产地,为武夷山的三坑(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两涧(流香涧、悟源涧),是从山南向山北转移后,是历年来岩茶品质最优的产地,已历300余年,至今热度依然在,“三坑两涧”也是许多茶友争相品鉴的对象。

由于产茶地点不同,传统上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之分。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香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岩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崇溪、九曲溪、黄柏溪等溪边靠武夷山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岩茶花色品种分为如下系列:选择优良茶树单独采制成的岩茶称为“单丛”,品质在奇种之上, 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称为“名丛”,如“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称四大名丛。

以菜茶或其他品种采制的称为“武夷奇种”,武夷奇种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微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而不强烈,细而含蓄,滋味醇厚甘爽,喉韵较显。汤色橙黄清明,叶底欠匀净,耐久贮。用水仙品种制成的为“武夷水仙”,武夷水仙外形肥壮,色泽绿褐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具特有的“兰花香”。

味浓醇而厚,口甘清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朱砂红点鲜明。武夷肉桂是20世纪80年代选育推广的品种,以香气辛锐浓长似桂皮香而闻名。武夷肉桂外形紧结,色泽青褐鲜润,香极辛锐刺鼻,桂皮香明显,味鲜滑甘润,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亮,红点鲜明。总之,岩茶首重“岩韵”;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香则幽远,味浓醇厚,鲜滑回甘,有“味清醍醐,香薄兰芷”之誉,即所谓“品具岩骨花香”。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岩茶  年前  岩茶有多少年历史  30年前的岩茶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