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中国茶企中是相当普遍的做法。品牌是在消费者心智中打造的,延伸品牌除了说原品牌外后面还要跟着品类名,否则消费者就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这就增加了传播、沟通的难度,让品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心智争夺战中很难获胜。消费者总是倾向于简化你的品牌、你的概念,你如果与他相背,他就选择抛弃你。在商业世界里,很多企业在打造品牌的早期,其产品品项是比较单一的,比如可口可乐。
而红牛多少年来都是那种黄金三片罐,直到近两年才推出另一款产品。你不是依靠产品多取胜,而是依靠品牌取胜,而品牌需要一个最能体现其定位的产品来建立和强化消费者的认知,简单最有力量,而复杂则遮蔽了消费者的心智。六、出口误区中国茶人以“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形容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出口、创汇”放在重要位置,中国茶业国际竞争力弱成为中国茶人永远的痛。
事实上,以“出口、创汇”论英雄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其一,中国以前出口茶叶主要是按照国外标准,把质优价廉的茶叶出口到国外,挣的是资源钱、辛苦钱、血汗钱。其二,把茶叶作为原料出口到国外,长此以往会麻痹中国茶企,让中国茶企放弃做强自己茶叶品牌的理想。其三,中国茶业崛起的前提必然是中国茶业品牌的崛起,其路径也一定是先国内后国外。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未来全球最大的茶叶市场,中国茶企不能舍弃国内市场而盲目进军国外市场(尤其是以优质茶叶原料供应商的身份)。中国茶企可以开创新品类,开拓中国本土茶叶市场,成为某个品类的代表,再进军国际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茶的原产地在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和全球最大的茶叶市场,有全球最多、最全的茶叶品种和最悠久的饮茶文化,为什么中国茶企就不能依此打造中国自己的茶叶品牌、推出自己的茶叶标准呢?在中国市场打造品牌,无论是对于以出口为主的中国茶企,还是以非出口为主的中国茶企,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茶叶出口企业不应该总是依赖低价出口茶叶而自废武功,失去打造品牌的机会。七、意识的误区1、危险的“机会主义”回避科学的客观的过程,用小聪明来代替严谨的市场行为!2、缺乏做品牌的勇气与决心:缺乏市场投入的观念与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害怕竞争与风险,缺乏专业运做能力与团队,把“偶然”当“必然”,把“狂潮”当“高潮”。
不注重品牌建设,靠着一知半解的品牌知识,恶意炒作,把轰动的“影响力”当知名度;又把“知名度”又当作“品牌”,急功近利,说的是“长远规划”,实际是想捞一把就走!3、缺乏创新思维:孙子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商战的“粮草”更多指的是思想,只有创新的思想,才有创新的行动!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行业的原因,往往中国茶叶行业习惯了用“经验决策”代替“科学决策”。
文章TAG:茶叶 为什么茶叶做不出品牌 做一个茶叶品牌最难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