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与竹子放在一起,与当时的佛教兴盛也有关。总之,竹成了玄学高士的象征意象。宋代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是苏轼在说画竹高手文与可。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有凌风傲霜的飒爽英姿。陶渊明一生最爱菊花。

他写了很多关于菊花的诗文。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国维《人间词话》“如入无我之境”。而一提到南山,不由得想到寿比南山。陶渊明喜用菊花泡水泡酒饮用,也是取菊花延年益寿之功效。

宋代张孝样《鹧鸪天》“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毛泽东《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诗中国是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

严羽严沧浪《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唐诗灿若星河,王昌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唐人写诗,如同今人发朋友圈。得意时,如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失意时,如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谁更流”送别友人时,如王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朋友久别重逢时,如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下雪时,如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雨时,如韦庄“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酒苏轼好饮酒,而且还自己酿酒。他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期所作,经历宦海沉浮的苏轼,实现了旷达和超脱的蜕变。酒,源于祭路神而与送别密不可分。送别时多有酒,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紧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文化  易学  四川  四川易学文化网  为什么喜欢茶的文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