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作为商品的第一属性是消费,购买艺术品本身是一种消费行为,只是这种商品比较特殊,消费了以后还有普通消费品不具备的特性,如保值、增值的功能。随着近代名家向逢春等的名作,逐渐被市场认可,让建水紫陶身价水涨船。而在2008年6月,将建水紫陶已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是拔高了建水紫陶的文化地位。

紫陶的陶泥是如何制作的?

其实百度一下这个回答就知道,建水紫陶的制泥工艺了,建水紫陶制作又叫做镇浆制泥,然而,很多朋友不知道,这短短的四个字,包含了复杂而费时的八道工序:取料、醒料、选料、配料、碎料、淘洗滤浆、滤泥、醒泥。虽然我们之前也介绍过,但是为了更多的陶友了解这个过程,我们再次为大家作详细的介绍。一、取料取料是烧造建水紫陶的基础工作。

在传统的制作条件下,原料的出处与泥料配兑比例和成品品质有直接关系,因为,与砖红壤性红土共生的各色陶土原料外观质量和色泽并无明显区别,但品质成分却可能存在差异,陶土原料中硅、铝、铁、铬含量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陶品质量和呈色的变化。为保证陶品质量,有的艺人固定原料的出处,并坚持自己挖采,以挑选自己熟悉的优质土料。

当地人将未经处理过的陶土原料称“生泥”二、醒料生泥"含有一定水分,为中度湿润,须晒晾干燥至手捻为粉末状才能使用,否则,“生泥"不易捣碎,在淘洗滤浆过程中容易产生泥核。将低度湿润状态的"生泥"晒晾干燥的过程称为醒料。三、选料在块状的"生泥”中,含有少量的砂粒杂质,选用前必须将砂拉杂质挑拣干净方可使用。四、配料配料的比例凭经验因人因时因烧制要求而定。

取自不同地点的土料,品质成分不同;醒料时间长短,也会使土料中的硅、纳、钾等成分产生细微变化,改变土料性质。配料时要根据成品烧制要求,针对土料的不同特性确定配制比例。五、碎料为保证不同土料能充分调匀,碎料对必须将不同颜色的土料混放在一起同时捣碎。碎料要做到土粒均匀,最大颗粒一般不超过蚕豆粒大小,才能在淘洗滤浆过程中不产生泥核。

六、淘洗滤浆将碎土料倒入盛有水的大型容器中,容器中水与碎料的比例为三比一。碎土料倒入容器时应边倒边用木棒搅拌,切忌一次倒入而不能让土粒浸泡均匀。碎土自然浸泡五至六小时后,待土粒充分稀释没有泥核,然后作再次搅拌。搅拌的过程既是让土粒充分稀释的过程,也是让土料中不同物质成分充分调和相互融入的过程。待确认土粒充分稀释成为浆状,即可将浆料通过100至200目网筛滤入另外的容器中,浆料中的砂粒和杂质被过滤清除,只留下纯净的泥浆继续浸泡。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紫陶  建水  有假  鉴别  怎么鉴别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有假的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