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茶汤的茶味与上面说到的茶香有共同之处,如果闻杯香、闻叶底没有出现异味、杂味,茶香很纯净,那茶汤的滋味也不会出现啥问题,相反,如果茶香出现异味,那茶汤的滋味依然也会有相同的异味了。除此之外,有些滋味是闻不出来的,像茶的酸和苦,需要入口细品。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制作工艺有瑕疵,在制作过程中茶叶没有及时摊凉或者 及时的进行烘干,容易出现酸味和闷馊味;另一种是茶叶陈放之后出现的酸,像茶叶受潮或者返青都属于陈放导致的酸味。

至于茶的苦味,先分清是因为茶太浓导致的苦,还是制作工艺出现问题导致的苦。茶友们的口味均不同,有些茶友习惯喝浓茶,自然会苦一些,但这种苦是很正常的,不过是茶汤浓而已。但这制作工艺出现瑕疵,导致茶出现苦味,这种苦会久久停留在舌尖,无法化开,反复冲泡几次,那怕是茶冲淡了,这个苦味还是存在的。苦与涩是两种概念,放在一起用苦涩一词形容茶叶,不太恰当,苦用来形容滋味,而涩则是用来形容茶汤的口感,有些茶会苦,但是不一定会涩,口感涩的茶不一定会苦。

茶汤的口感做透了就是顺滑,做不透就是粗涩,入口后舌头和口腔有涩、麻之感,不同的茶涩感的来源也不同,但大同小异,都是因为制作工艺出现瑕疵导致的,走水不足,焙火不够,茶叶返青,这些都会使茶汤出现涩感。说了这么多,都在围绕着一个“透”字而展开,希望大家记住,香气、滋味、口感的纯净清透是一款茶的基本要求,有了这个基础再来谈其他,否则即便很香,滋味很厚实,山场很硬,都称不上“好”。

茶叶冲泡时如何把握好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的问题可以很专业,也可以很日常化。专业的泡茶时间是在茶叶品鉴会,斗茶会上用的比较多。而日常会的饮用,也有讲究,只是没有那么严格。今天来说说日常泡茶时间如何把握。第一,根据所泡的茶的类型,把握时间。比如泡紧压饼茶、沱茶、茶砖等,第一泡、二泡时间要适当延长,大概在30秒出汤,三泡、四泡要适当减时间,大概10秒左右出汤。

而对于散装茶,比如红茶、黄茶、绿茶,第一泡、二泡大概10秒左右出汤,三泡、四泡延长到20秒左右出汤。第二,根据饮茶人习惯,把握时间。比如招待老茶客,应该适当的多放茶叶,时间比常规泡茶延长3到5秒出汤,泡出来的茶,茶气足,客人比较喜欢。而对于平时饮茶不多的人,应该少放茶叶,快出汤,这样泡出来的茶香气高,茶汤清甜。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苦荞  喝法  好坏  怎么喝出茶的好坏  苦荞茶的正确喝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