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根据存茶过程中常见情况具体分析,如何分辨茶饼上的白色物质到底是可以饮用的“霜”,还是不能饮用的“霉”呢?1、看颜色和形状「霜」:白色薄如纱,分布均匀。▲图为霜「霉」:颜色有白、青灰、绿色,通常呈块状或椭圆状不均匀的分布。▲图为霉2、闻气味「霜」:凑近闻,没有任何的刺激性味道。「霉」:一闻,鼻息间就充斥着类似植物腐坏的味道,十分刺鼻。

▲图为霜3、能否轻易去掉「霜」:对着茶饼吹一口气,白色的霜就飘散在空中,「霜」对茶饼的附着微弱。「霉」:用手去抹,一抹就往饼面晕开;并且牢牢吸附在饼面上,需借助细软的棉布和软牙刷才可去除表面的霉。▲图为霉4、存在的地方「霜」:仅存于茶饼的饼面。「霉」:不仅在茶饼表面,在茶饼的内部也会有霉。以上是「霜」和「霉」的简单区别,了解以后,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两种是不同的物质。

「霜」和「霉」产生的原因不同,二者的性质也完全相反。霜可以很容易就去掉,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极高的茶,会在存储转化过程中产生白霜,至少可以判断这样的茶内含物质是非常丰富的。而茶饼中长了霉的茶品是因为受潮后发生的超出正常饮用范围的变化,这样的茶品由于霉变会滋生大量细菌,不建议再饮用。茶友在存茶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查看茶品是否受潮霉变,尤其沿海地区温湿度较高,建议一两月检查一次茶品的存储情况,避免把好茶存坏了。

铁观音普洱都过期一年了,还能喝吗?应该怎么办?

感谢邀请。很高兴为茶友解答。欢迎大家提问。老杨说茶,实话实说。一、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现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TCNFIA 001-2017 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规定:“2.3保质期 食品在既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贮存环境参数下保持品质的期限。”现行国家标准《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2.5保质期 预包装食品在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事实上,所谓“保质期”是由生产商提供,并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在保质期内,生产商对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可见,保质期只是一种质量的保证和承诺。一般情况下,保质期是识别食物等产品是否变质的标准,但这只是食品安全的一种应然但非实然状态,不代表保质期内的食品就一定安全无忧。

由于运输、保管、存放不当,气候、温度、环境等条件变化,以及开启食品包装等,都会造成食品的过早变质乃至腐败。所以,保质期是商家的一种承诺、一种提示,告知产品的最佳销售和食用期,但不等于产品质量安全进入了“保险箱”,不排除未到保质期但事实上食品已经变质,而不能食用。当然,也不排除有另外一种情况存在,即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仍然没有变质,仍然可以食用,而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择偶  普洱  过期  分辨  标准  怎么分辨普洱是否过期  择偶的标准是怎样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