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时信阳产业集聚区(信阳市工区路)建河南信阳精制茶厂,隶属信阳专区棉麻茶公司,1962年改名精制茶叶工厂,隶属信阳专区供销社,1963年2月改属专区外贸局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1964年归属河南省外贸局土产进出口公司。1969年12月信阳专区改为信阳地区,隶属地区商业局,1973年3月复属地区外贸局。
1980年完成历史使命后,改为蜂蜜加工厂。 信阳茶产业大发展始于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信阳撤地改市、改市设区。1988年信阳市及信阳县只有茶园7.8万亩,到1998年改为浉河区、平桥区时仍只有8万亩,其中浉河区独得7万亩。1998年浉河区将茶产业与林果、疏菜作为农村三大主导产业,至2003年茶园发展到13万亩。
2003年将茶产业上升到区优势产业,2006年发展到20.6万亩。2007年更是上升到全区支柱产业,至2013年发展到56.5万亩,董家河、浉河港变成纯茶叶乡,不再有粮食生产。 2011年浉河区有茶园47.3万亩,茶产量创历史最高,达2300万公斤。2012年后因为人工荒,茶产量有较小回落。夏茶、秋茶自21世纪初就无人釆摘,造成浪费,于是在2009年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发展信阳红茶。
2013年产红茶520万公斤、信阳毛尖1720万公斤。31992年信阳地区召开首届茶叶节(后改为信阳国际茶文化节),除“非典”那年没召开外,每年一届。由于茶文化节的推动,及人们对奢侈品的追求,信阳毛尖价格一路飚升。期间,信阳毛尖的显著变化,是从两叶一芽变为一叶一芽或无叶纯芽尖,制作一斤信阳毛尖竟需要釆摘6~8万片叶芽!特别是过度追求“雨前茶”“明前茶”。
信阳是全国产绿茶纬度最高的地区,大多数年份,清明前极少有茶叶萌芽,除非立春早且无倒春寒。因为明前茶、雨前茶极为珍贵,而长江流域茶叶早于信阳茶叶萌芽,因此被不良商人利用,一些异地茶混入信阳毛尖。其实,只要政府加大宣传并改变人们观念,不提倡甚至拒绝“明前茶”,就可以根治外茶扰乱信阳市场。“明前茶”真的好吗?至于小山茶冒充大山茶,不是资深茶客品不出来。
信阳毛尖的最突出问题是烘干时间不够,有水分,若不用冰箱贮存,难以存放太久。众所周知,芽头越小,制作一斤干茶所需的鲜茶数量就越多,加上越小釆摘越困难,极大地提高了人工成本。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要烘太干。2014年愚人节那天,我参观浉河区两个高山茶场,一家说3.9斤鲜茶加工一斤干茶,一家说3.3斤鲜茶加工一斤干茶,而我在乡下生活时基本用4斤鲜茶加工一斤“雨前茶”。
4在信阳市生活了十一年,喝了十年信阳毛尖,越来越喝不出豫毛峰的味道了。或许是我从小养成的喝茶口味太重,又或者现在的明前茶、雨前茶味道太轻。茶叶节又快到了,去年的信阳毛尖还没喝完,但已有些变质的味道。谷雨就要来了,我也不敢再买雨前茶了,或者老家八里畈镇产的“新林玉露”,釆用日本工艺制作的碎叶茶,才是最符合我口味的吧?我想不通,一直制造碎叶片茶的新林玉露公司,为什么也要加工毛尖茶?对于每个信阳市民来说,车上、办公室放一个信阳毛尖专用茶杯,透明的那种,已成标配。
无论哪位信阳人请客吃饭,若不带上上好的信阳毛尖,那饭局就档次低了,宾客不悦。朋友聚会,谁不拎个茶杯,就是没文化的表现,吃饭前自然是品品茶叶,也评评茶叶。朋友请客,几乎已经可以用“请您喝茶”代称。又或者吃了饭还要到茶馆泡一泡,喝喝茶,聊聊天,消消食。在信阳公司成单位举办活动,奉送的礼物最普遍莫过于茶杯了。
开车路过信阳,想买点信阳毛尖,什么地方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茶叶?
买信阳毛尖想买到真的别去路边茶店买,他们冰柜里放有四川过来的大白茶,不是经常喝茶的人根本分不出来。买最好去山上,直接去茶农家里,当然茶农家里也可能参假,毕竟你能找到的茶农肯定还是路边的,我们那有外面的大老板回来喝茶,自己去山上收纯芽湿茶,放在我们那里加工。喝茶的话建议考虑喝高山野生茶,原生态无污染,不像某些有名的茶产地,地下全是化学肥料,长出来的茶叶都白白胖胖的。
文章TAG:信阳 刘文新 毛尖 茶馆 解读 信阳茶天地茶馆怎么样 刘文新解读信阳毛尖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