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了多年的老白茶,品质的好坏该如何判断?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判断老白茶的品质,无论是自己收藏的,还是外面买的老白茶,都可以用以下方法。第一,看干茶颜色。在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工艺称得上质朴,以萎凋和烘干为主。萎凋就是将茶青薄摊薄晾,利用阳光和风力,帮助茶青完成初步走水。接着利用文火慢烘的方式,将茶叶含水量慢慢下降到8.5%以下。

白茶的制作,没有杀青、没有揉捻、没有炒制,保留下了大量天然物质,所以新白茶的颜色与茶青是非常接近的。而当白茶存老之后,颜色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春白茶依然是绿色,秋白茶则是以绿色为主的五彩色。如果一款老白茶的干茶,呈现出褐色、黑褐色、黑色,那属于不正常现象,大概率是做旧老白茶。第二,闻干茶香气。白茶的储存讲究密封、干燥、阴凉、避光、无异味。

在长时间密封的过程中,白茶的香气是聚拢的,并不会无端飘散。所以品质好的老白茶,干茶香气闻起来是十分馥郁的;品质不好的老白茶,干茶几乎没什么香气。如果在干茶上闻到酸味、尘味、巧克力味,那就要小心了,说明这款老白茶的内部有发生劣变,出现发霉、变质等情况。第三,揉干茶。储存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白茶远离水汽,依然是干燥的。

大家可以用手指轻轻捏干茶,如果能捏成碎末状,说明含水量是达标的。而如果干茶表现出了比较强的韧性,不容易捏碎,那就说明含水量超标了,很容易出现白茶过度发酵,进而受潮、变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老白茶泡开,观察茶汤是否清透、香气是否正常、汤水是否稠滑、味道是否香清甘活、叶底是否光泽有韧性等等。总之,判断老白茶品质的方法有很多,多喝、多学,就能掌握其中技巧。

粗制、做旧、变质白茶,存茶室的害群之马,如何一一筛选剔除?

白茶按制作标准及工艺分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按外观不同分有散茶、紧压白茶等。按年份分有当年新制茶及陈年老白茶。老白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当然其中的“多年”是指在一个合理的保质期内,比如10~20年。白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

白茶寒凉,功同犀角,且存放时间越长,滋味也越醇厚,其药用价值和品饮价值也更高。紧压型白茶,是属于白茶散茶的再加工茶,优点是易存储及运输、携带。另外其香气、滋味、汤色有其独特的转化个性,近年越来越受市场及茶商的喜欢。由于白茶的加工工艺至简,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内的活性酶,因此具有“越陈越香”的品质,加之其“三抗三降”及消炎去火、养颜美容护肤等功效。

而老白茶饼,其实是有两个概念的。一种是原材料就是用陈年老白茶加工压制而成,即存放多年的散料再加工压制;另一种就是新茶压制后,再自然存放若干年。近几年,随着老白茶市场的火热,一些茶商对一些新散茶、年份不够的散白茶,进行人为的“做旧”以达到老白茶散茶的外形,然后再蒸压成饼,这样的“老白茶饼”不仅失去了其品饮价值,更会严重影响品饮者的身体健康!做旧老白茶,一般说来,干茶色泽不够均匀、香气低闷、杂味突显、毫无药香和糯香。

汤色红浓不亮,茶汤入口无鲜爽度,滋味苦涩不化且甜醇度低,过喉有阻滞感,耐泡度低。叶底暗淡无光或糜烂或无弹性和柔韧性。白茶存放的时间越长,其品饮价值也就越高,上老白茶有着独特的陈年蜜韵,受到不少茶友的青睐。通常来说,老白茶的蜜韵会非常明显,时间越久的白茶,还会有浓浓的药香,开汤冲泡之后的茶汤滋味醇滑,汤质粘稠,生津持久,且能感受到喉韵。

而做旧老白茶,因泼水导致的发酵过度,前几泡可能会略带些苦涩味,且汤质薄,只有陈香,别无其他独特之处。同时做旧老白茶在耐泡程度上也会逊色于真的老白茶,真的老白茶越喝到后面滋味越清甜,不论是汤色或是滋味都具有陈茶的独特魅力。而作假的老白茶在第五六道的时候滋味便会开始下降,汤质不够饱满,还易出现水味。——白茶存放后的香气及口感——老白茶的香气浓郁持久,银针多为毫香、果香、陈韵,牡丹多为毫香、醇香、陈韵,寿眉多为枣香、药香;老白茶的汤水柔和、饱满、润滑、有质感,回甘强烈,韵味持久悠长。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发霉  辩别  秋白  白茶  如何辩别白茶发霉  秋白茶发霉了怎么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