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唤醒,使其内质得以在冲泡时充分释放需要一个过程,这便是醒茶。对于普洱茶而言,醒茶可以指向三种不同的含义:一,对于入仓或是在封闭环境中长期仓储的茶品,需要在品饮前放置于相对透气处一段时间,以减轻仓味,改善口感。此即所谓“退仓”。普洱茶的传统港仓仓储是由入仓和退仓组成的。对于习惯香港仓储的茶友而言,新制普洱茶仅仅是“半成品”,那么对于港仓普洱茶而言,刚刚出仓的茶品也是“半成品”。

刚刚出仓未经退仓或是退仓不到位的普洱茶确实不适宜品饮,造成许多茶友对于香港仓储的误解缘由之一就是来自于其品饮到的茶品退仓不到位。有意思的是,普洱熟茶(前文有提及熟茶可谓之“湿仓之极致”)也有与退仓类似的过程——散堆。熟茶在渥堆完毕起堆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散堆过程,用以减轻堆味,使茶叶中的菌群稳定下来,提高熟茶的适饮性。

这个过程一般长达数月,中间还要辅以数次的翻堆,使得散堆更加充分。二、紧压茶在拆茶之后,存储在半封闭、无杂味的环境之中,进一步提升茶叶的品饮感受。这种状况多为茶友新购置茶品后的品饮准备过程,茶品在拆散后进一步充分的与空气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醒茶(数天至数周),口感的提升将会非常明显体现于品饮中的。所谓半封闭、无杂味的环境,包含茶叶罐(紫砂材质、纸质)或是纸质茶叶袋、茶叶盒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紫砂罐相对的透气性不及纸质茶盒,若是新压制的茶品水分含量相对较高,拆散置于紫砂罐中发霉的可能性会大为提高,故而新制茶品拆散后还是存于纸质存茶器为宜。而瓷质茶罐由于气密性较高,对于普洱而言较为适合放置陈期数十年以上的老茶。另外,茶品在转换了原来的存储位置后,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醒茶,才能让茶品在新环境中达致最佳表现。

诸如温度、湿度、气压的改变甚至是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变化等对于茶品的表现都会有所影响,而足够的时间与正确的醒茶方法则是让茶品恢复表现的最为稳妥的方法。三、冲泡茶汤时第一次注水,将茶叶充分浸润,以便使茶叶内含物质更为全面和均匀的释出,第一道茶汤弃之不用,坊间多谓之“洗茶”,亦称“温润泡”。这一环节可谓是最后一道“醒”茶。

通过水分与温度的浸润,让茶叶充分舒张,为接下来的冲泡打好基础。醒茶的时间根据茶叶的形态和仓储状况决定,一般而言,散茶时间最短,紧压茶打开的散块时间则要相应延长,若是仓储较重醒茶时间亦须增加。此一醒茶,取的是热水之“温”、水分之“润”,借以激发茶质接下来的充分表达,而并非是如市面上所传言的洗涤灰尘或农残云云。

为什么要醒茶?醒茶有什么好处?

为了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好茶,为了不辜负了这杯茶汤,后发酵的茶类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说到醒茶,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为何要醒茶。通俗地说,醒茶就是使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水分的接触而苏醒过来,使叶片自然地呼吸,唤醒茶质,凝聚茶香,醇厚口感。我们讲到醒茶,就不能不讲茶叶的价值。我们说后发酵的茶类在自然中慢慢呼吸,享受着自然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茶叶慢慢沉淀,抹去了岁月的棱角,隔离了尘世的喧嚣。

当再次与你我相见的时候,它是钝化的,是羞涩的,我们需要用温暖却不太炙热的情怀去慢慢感化它。醒茶有什么好处呢?普洱熟茶一般都需要醒茶,特别是年份比较近的,要通过醒茶消去渥堆气。经过陈化后的普洱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展现其深沉饱满的韵味。醒茶,可以唤醒老茶的活性,消散杂味,使茶更加适口。一些普洱生茶新茶,会带有些许的烟火味、日晒味等,通过醒茶也能产生消散效果。

醒茶,该怎么醒?这里就要提到醒茶的两种方式了:干醒和湿醒。1.“干醒”,指冲泡前的唤醒。干醒茶是指通过改变普洱茶的存储方式,达到唤醒茶质、凝聚茶香的目的。普洱多压成茶饼,喝茶前需要通过茶针或茶刀把茶饼撬开。接着将解散的茶叶摊置于清洁、无异味的庇荫处,使之与空气充分接触,熟普可便于散掉渥堆气,生普则利于散发活性。

通风透气后,可将撬开的普洱茶收纳于具有通风性能、无杂味且干燥的紫砂罐中,使其自然苏醒回气,便于下次直接冲泡。2.“湿醒”,即冲泡时的唤醒。湿醒普洱茶通常也被称为“润茶”或“温润泡”。 在干醒的基础上,用水及温度帮助叶片舒展,使茶叶充分地苏醒过来,利于在正式冲泡时释放出茶叶的最佳品质,并洗去茶叶在各个环节中附着的浮尘。

湿醒茶,要先用热水充分温热茶具,然后投入茶叶注入热水,数秒左右立即倒出润茶水。在润茶时,可以通过观察润茶水的汤色,帮助判断正式泡茶时所需的水温与浸泡时间。○ 润茶时需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看干茶来决定水温,生茶、新茶与嫩茶需降低水温,熟茶与老茶则需要提高水温; 第二,浸泡的时间不能过长,如果润茶时间过长,茶叶中浸出物释放过多,将会影响正式品饮的茶汤口感,所以要快速倒出润茶水。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下一页

文章TAG:老茶  老茶如何醒茶呢  用什么方式醒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