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新宠小青柑,为何毁誉参半?

新会人来回到一下。曾几何时,小青柑是火得一塌糊涂。因为打着新会陈皮的养生旗号,小青柑在2016年后到2018年这几年间,可谓“无店不青柑”的盛况,以至于但凡有茶友知道笔者是新会人之后,都会主动问问有没有“正宗”的小青柑渠道。小青柑和新会陈皮,本事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先说明一下其成分:小青柑其实是“未成熟”的柑胎,所谓“柑胎”,因为其还处于发育状态但没有成果的柑仔,如果以每年10月底的青皮柑为新会柑成熟的代表,那么青柑还算是“胎儿”时期,就被摘下制作成产品。

而新会陈皮,多为二红或者大红的新会柑,再者,新会陈皮还需要在制作之后陈化3年以上,才能称之为“陈皮”。但从这一点上看,新会陈皮与小青柑就已经明显差异。而从功效上来说,明朝的《神农本草经疏》中就有对陈皮青皮的药效记载:“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真气,为害不浅。凡欲施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

”这可以说明小青柑的茶性茶理与普洱熟茶“性温和,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等”功能相违背,喝多了有伤胃的危险。小青柑口感刺激,适合人们“猎奇”喜欢普洱茶的人,对普洱茶有讲究的人,都知道普洱茶具备醇厚、容易识别的香气以及陈香的口感等等,其实这都是我们在寻求食物的“真滋味"。而经过小青柑的浓烈香味,原来即使是好茶的普洱熟茶,也会被覆盖掉醇香和果香味。

其实,从普洱生熟茶,到红茶绿茶,再到黑茶白茶等等,当我们去深入地学习上述茶类的演变历史和制茶工艺的改进时,都不难发现一个现实,即“去其繁杂,留下原味”。现在很多茶都以“明前芽”来制作的,其目的就是在茶业刚长出来之初,还没有吸收其他繁杂的元素,便将其摘下冲泡,以求其原汁原味。在明代的《茶谱》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以膏为饼。

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其中的一句“不夺其真味”,就说出出了当下品茶高手的“真谛”,即求真味,去杂味!当下普洱茶如何为“好茶”的标准,就是能在其中寻求自然的花香、果香等等自然滋味。这跟喜欢吃新会陈皮的人一样,寻求自然滋味,是人的一种自然反应。因为,虽然小青柑可以刺激到部分年轻人味蕾的新鲜感,但对于真正藏在背后的市场需求,只能是以“剑走偏锋”来形容了。

小青柑怎么喝?小青柑普洱茶的介绍?

茶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小青柑的介绍小青柑是将云南的普洱熟茶,放进广东新会的柑果皮中烘焙而成的茶饮,因为柑果选用的是形状较小,尚未成熟变红的青柑,所以叫小青柑。也有选用成熟柑果,形状更大的大红柑,但小青柑更迷你,而且刚好一颗一泡,喝起来很方便,味道酸甜,同时有普洱茶的醇厚,很受大家喜爱。小青柑冲泡方法因为小青柑是将普洱茶装进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往往冲泡时不得其法,茶汁浸出的时间很难把握,这里杯小茶就教大家怎样泡小青柑普洱茶。

一、盖碗工夫茶泡法使用盖碗来冲泡时,注水是关键,我们将小青柑的开口处朝上,柑果的盖子拿开放在盖碗中(不喜欢也可以去掉)。选择刚刚停止沸腾的100℃水,缓缓注入少量水到柑果开口处,将其中的普洱茶浸润,算是洗茶。洗茶水倒出后,同样缓缓注水到柑果的开口处,水流尽量细而柔和,目的是用水流冲出柑皮中的普洱茶味,防止茶味不足。

之后绕圈浸淋柑皮,让柑皮的味道释放。盖碗注满后稍等十余秒,观察茶汤浓度,通常以清透的红褐色为准,浓淡口感可根据自身喜爱来调整浸泡时间。通常小青柑的底部都有开孔,方便茶汁浸出,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自己戳一个孔,会让茶味更好浸出。二、掰碎大壶泡法当有多人一起喝茶,或者是想要比较快出味的时候,可以将1~2颗小青柑掰碎之后,直接注水浸泡,方便又快捷。

茶具最好能有过滤作用,这样浸泡到合适浓度就可以喝,而且能反复冲泡多次。三、其它创意泡法当然,也有一些灵活的办法,比如轻度捏破柑皮,而茶叶不会散落出来。这样普洱茶的味道会浸出更快,不会闷在里面,但需要注意力度。泡茶的方法有很多,无论哪一种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茶泡起来更好喝,多尝试才有惊喜的发现哟。若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青柑  家小  小青  世纪  世纪茗家小青柑  茗藏小青柑怎么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