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选择盖碗时,建议挑选白瓷盖碗,这样我们在泡茶的时候能够非常明显的观察到茶叶、茶汤是否浑浊、颜色浓淡等等。【2】精巧如盖碗,你会用吗?盖碗也叫三才碗。三才,是指盖碗的三个部分,盖被喻为天,碗被喻为人,托被喻为地,集天地人和之意,盖碗之妙喻是其他茶具不能相比的。盖碗的盖、碗、托都是分开的,没有固定设计,所以在出汤时就需要掌握好盖碗的“拿捏”,怎么“拿”,怎么“捏”也是有学问的。

就像上图所示,首先,在倒茶汤之前要先把碗盖倾斜,而不是直接打开碗盖,这样可以避免茶汤倾洒以及茶叶倒出;其次中指、无名指和大拇指捏住碗口边缘处,这样不会烫手;最后,食指要压住碗盖顶部,这样避免盖子掉落。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熟练才能成巧,还不熟练的话在家里多试试吧。【3】坏茶才怕虑,好茶不怕!既然是试茶,那你就要准备好接受这款茶的冲泡后的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很多人在泡茶时习惯用滤网,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茶渣倒出,影响观感和饮用感受。然,只有碎茶多的粗制茶才会存在过多茶渣,影响品饮感受。而好茶一般是不会出现太多茶渣的。所以,首次试茶的时候不要用滤网来为你的茶打掩护,这样出来的没有一丝杂质的茶汤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而已。不用茶虑泡茶,在观赏茶汤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了解到这款茶的品质如何,茶汤是否澄净、通透。

【4】茶要泡的好,技巧不可少。茶水,茶水,左不过是茶和水的拼配成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茶水比例,那么投茶量多少才合适呢?按照小百的饮茶经验是“喝茶宜淡不宜浓”。投茶量要合适,多了就太浓少了就过于淡,一般来说我认为1克茶叶配50毫升水比较合适,另外也可以根据使用的泡茶茶具来投茶,比如盖碗泡茶,投茶量占盖碗的五分之一就差不多。

当然了,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投茶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喜欢浓茶,有的人喜欢淡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5】春茶已经就位,那水该怎么选呢?自古以来,泡茶对水的选择就非常有讲究,古人常以雨水、雪水泡茶,但是现在这雨水和雪水也没人敢喝了,所以小百可不建议大家仿古。按照小百的习惯是喜欢用矿泉水,不过这个并没有强求,矿泉水不容易找,纯净水也是可以,只是不建议直接用自来水这样的硬水泡茶,会影响茶的口感。

我想知道淘宝上卖的很多十年以上的普洱熟茶是真的吗?

十年以上的普洱熟茶在淘宝上是可以买到的,但不便宜,我个人经验,如果是十年以上的普洱熟茶,只要品质不是太差,一般都在200元以上,因为你没有发茶汤、茶饼的图片,不好评价你买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10年以上的普洱熟茶品质不会下降,具体可参考普洱生茶转化的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新茶期(需要1-3年)此时的茶汤呈现黄绿或黄色,香气中生青味较重、带甜香,口感苦涩稍重,干茶墨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绿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那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第二阶段:转化前期(需要3-10年)此时的茶汤呈现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较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第三阶段:转化中期(需要10-20年)此时的茶汤呈现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高手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入口化开的化韵。

第四阶段:转化后期(需要20-40年)此时的茶汤呈现深红色,香气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似米汤,干茶黑褐油亮,冲泡之后叶底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更明显。第五阶段:陈茶期(需要40-60年)此时的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很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第六阶段:老茶期(需要60-100年)此时的茶汤呈现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以区分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第七阶段:古茶期(100年以上跨世纪)此时的茶汤呈现酒红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古韵盈然,唇齿留香。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普洱茶  蜜香  品鉴  五步  品质  有蜜香的普洱茶品质怎么样  普洱茶品鉴五步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