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搭讪的套路只有一个,就是在各种场合,醉眼迷离、故作深沉地问人家:“姑娘,我有烈酒,你有故事吗?”再不就是:“姑娘,唱首歌给我听,我做首诗送你。”屡试不爽。但这都是表象,如果你读白居易的诗,只看到这些,那你只能认识一个极其肤浅的白居易。而真实的白居易,是很有深度的。2我们看一个人,尤其是历史人物,不只要看他做了什么,还要看他为什么这么做。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有些没落的官宦家庭,从小家教极严,白居易从小就有诗名,被誉为神童,家里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他的母亲是个“虎妈”,对白居易要求极高,她要求儿子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告诉他你是官宦人家,以后要考功名、当大官,不能跟村野的孩子们出去瞎玩,你跟他们不一样。白居易是个孝顺孩子,很母亲的话,一心读书,很有成就。

在白居易19岁那年,他认识了一个15岁的乡下姑娘,姑娘名叫湘灵。他们俩一见钟情,相爱了。两个人经常私下约会,情深意笃。白居易为心上人写了情诗,他是这样写的: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这样直白浅显的情诗连识字不多的湘灵读起都毫无障碍。白居易不是不会写晦涩的诗,他就是要让心上人看得懂,他就是要告诉她,在他白居易的眼里,他15岁的女朋友有多美,她的身材曼妙胜过天仙,看到她,就像白天里看到嫦娥仙子下凡。

她往那里一站,就好像旱地里生出的莲花,一尘不染。一有空闲,她就会站在碧纱窗下、绣罗床前,反复读我写给她的情诗。少年多情,少女怀春,谁不愿沉溺在如此美好的爱情里。白居易送给湘灵一面双龙铜镜,做为定情的信物,他告诉心上人: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他们私定了终身,而且偷吃了禁果,以至多年之后,白居易后悔给曾经的爱人带来了伤害。

他在诗里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3这段如水的深情,终于被白居易的母亲发现。白母极力反对儿子和一个乡下的村姑在一起,一来怕影响了儿子的学业,二来她压根就看不上湘灵这样一个村姑。她的儿子是“神童”,那是要考功名,做大官的,怎么会娶一个村妇呢?这对鸳鸯被拆散了。贞元九年,白居易随父亲迁居襄阳。

一对恋人,两地分别已不可避免。临走时,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湘灵将铜镜还给了白居易,对他说:“我等你把这面铜镜再次交给我。”白居易含泪点头,写给湘灵一首《留别》: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前事讵能料,后期谅难寻。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我想留下来,这个念头只能想想。我想带着你走,我的能力又做不到。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普洱  云南  释梵普洱怎么样  云南普洱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