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写了鬼吹灯,实际收入与起点最终得到的相比,简直是九牛之一毛。前些日子还因为新书被起点告上法庭,这是一个很坏的案例。作者居然没有自己写的书的版权,用自己创造人物 的名字都不行,没享受到足够的收益反而成了被告。已经在起点成名的作者,靠着过往成绩,随便选一个相对靠谱的网站。都能拿到一个比较高的保底的价格,千字一百或者几百的很正常。

比在起点写要有保障的多,合同和版权方面也可以沟通确定,权利更多。而起点一本书的公共期接近2个月,有些参加PK还会持续更长时间,几个月没有收益,对于任何作者来说都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没有成名的作者呢,很多在起点实际拿不到多少钱,很多作者每天更新四千字,就能拿到600元的全勤。而多数作者呢,连签约这一关都过不了,也就是说全勤600元也是拿不到的。

那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换一家平台,投一个保底或者买断,有一份基础的保障。哪怕是千字10元这样的白菜价,一天写上6000字一个月下来也能有小两千块钱。一旦书写的火了,收入立马就上来了。几本书下来,名气也有一些了,想去哪个平台去哪个平台,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在龙空混的时候看到不少人是走了这样的路,起点没混出名堂,结果到别的网站柳暗花明又一村。

基金投资赚了15个点,是减仓还是加仓?

很多人认为基金赚了15%,就该减仓,但实际情况是,加仓还是减仓其实与基金赚了多少个点,没有必然的关系。不管是投资基金还是炒作股票,我们本身会有一个止盈的目标,就是赚多少以后,我们会把钱进行落袋。如果你的目标就是15%,那么就应该减仓,如果你的目标是30%,你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或者加仓。很多人面对加仓减仓会出现认知错误,我在这里也给大家做个分析和解答。

错误认知1、上涨加仓抬高了成本这是典型的认知错误。投资的逻辑是一样的,我拿房价举个例子,你可能就明白了。100万我买了套房,然后过了2年,房价涨到了115万。这个时候我觉得房子还有投资价值,我又有资金,那么我完全可以115万再买一套房子。这时候,几乎没有人会去计算两套房子的均价107.5万,而是独立的看房子1和房子2的买入价。

买基金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基金公司把两笔资金合并了,让你有了第二笔加仓拉高了第一笔投资成本的错觉。还有一个重点,基金背后是股票,股票背后是企业,企业是有成长性的。如果你投资基金一年,基金出现了15%的涨幅,不代表基金就贵了,未来大概率会跌掉这15%。这个理论和房子是一样的,即便有人非常看空楼市,他也不会说楼市会跌回10年前的价格。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云起  大益  比大益  淡薄  发行  大益云起发行了多少件  绝对比大益18淡薄寡的云起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