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今天谈起科举制度,总是对之咬牙切齿,因为大家只认为科举制度摧残、扼杀人才,读了《范进中举》更是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范进中举》是明朝人写的,明朝人对科举制深恶痛绝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全面了解科举制度后就会有新的结论。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它的产生是有进步意义的,其进步意义就是表现在对腐朽、落后的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上。
在隋朝以前,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或地方担任高官。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举荐官员,这是我国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度的诞生为门第不高的读书人能凭才学做官,开辟了“绿色通道”。第一次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优越性。
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发展 、完善,它的发展与完善对促进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其积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干部队伍是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也促进了士人为官的责任心。其二,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的盛行,封建社会农耕文化的兴起、盛行,就是证明。
其三,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唐诗的繁荣也得益于科举制度。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造成死记硬背的读书风气,考试形式为“八股文”,严重扼杀了读书人的才气,应试教育出现了。由此,科举制度种种弊端开始显现,到了清朝无可救药,于1906年科举制度寿终正寝。从隋朝科举制度的产生到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科举制度无标无本处于创新发展阶段,极具生命力,对社会产生过积极进步意义。
到了明朝将其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固定下来,科举制就走进了死胡同。看看温州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就会更加深信创新是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温州民营经济它是一种市场中成长起来的自发经济体,每一个经济体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它们既不忌讳姓“资”,也不羡慕姓“社”,他们是没有模式的模式,不受传统体制限制,不断创新,极具生命力,极具竞争力。
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就更能说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至善之道。一百多年前的第一辆汽车只是今天的人力车装上四个轮子然后配上机械动力,与今天的汽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汽车与今天上海世博会展示的概念车也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概念车今天尽管还只是处于研发阶段,但可以断言,几十年后的汽车与今天的汽车相比肯定是两个样子,这个研发、生产的过程就是无标无本的发展过程。
文章TAG:红茶菌 知发效 发酵 茶叶 红茶菌怎么知发效成功 什么是茶叶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