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盲目的去炒作普洱茶了!茶农、茶商的炒作已经苦不堪言,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是火上浇油,最终会害了茶农。茶叶是每年再生,不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并且消费者在购买时,普洱茶并不是唯一选择,随着消费者对普洱茶认知的深入,消费越来越理性,炒作最终会失去消费市场。每个山头的茶树只是因生长环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普洱茶树归根结底都是同一树种,不存在树种差异。
更深层次的来讲:有几人懂茶?就算各山头的茶农就能够真正了解其它产区的茶叶吗?大家都在讲茶叶的所谓专业品尝术语,什么回甘、醇厚、枣香等等,几人能真正解释其含义?而今普洱茶已经出现销售问题,其中不乏古树9.9/饼对消费者的严重误导,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如此下去,铁观音第二很快就会出现,最终受害人还是茶农!茶农也好,茶客也罢,理性对待,茶叶只是一种普通的大众饮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帮不懂的人或者是懂装不懂的人在回答。本来嫌爪机打字慢,不想理你们,可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可能很多人都感觉喝生茶的人比喝熟茶的人多,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毕竟觉得买生茶的人多嘛。但实际上买生茶的人更多是买来存的,而买熟茶的人大多是买来喝的。或许你们不信,云南普洱茶的产量小于云南绿茶红茶。但为什么世面上见到的都是云南的普洱茶?很简单,因为生产出来的绿茶红茶都被消耗掉了。
所以虽然喝熟茶的比喝生茶的人多,但你却老是看见到处都是生茶,就是这个道理——熟普都被消耗掉了。还有个什么白清的弟子在这里逼逼广告,白清名声很好吗?当年在昆明说给人喝老茶结果泡个仓茶差点被人打的事儿他跟你说过没?题外话——大多数说普洱有益的研究都是基于熟普。生普其实就是绿茶,而普洱茶比其它茶类有优势的地方就是内涵物质第一多,和绿茶的区别在于后期的转变。
喝新生普,就等于喝滋味重的绿茶,由于不好界定多少年以上的才叫普洱,所以才没有国标地标出现。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可以越陈越香,简单的来说就是出厂设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我这么说了以后肯定会有卖茶的做茶的使用我这种说法来骗人,说自己的茶出厂设定的就是什么什么。做普洱茶真的很简单,只要你厚着脸皮去骗,就有人上当。
举个例子就像红酒,适合存储的红酒喝新的一定不好喝,存放一定年份才有独特的风味。餐酒一定是新的好喝,放多少年只会品质越来越低。只好笑的是现在卖普洱的都在说:哎呀,我这个新茶就这么香,放几年还不得香死个人。然后买茶的也信了,放几年越放越不香还检讨自己没放好。哈哈熟茶其实就类似餐酒,适口性更强。对了有几个人说熟茶有堆味,要放一二三四五六年堆味才退掉。
拜托,那特么是没做好好吗?还有搞笑的,山东那边竟然把堆味叫青樟香,你们不怕人家懂了以后砸你们的店打你们的娃?山东可是出响马的地方,喜欢打仗。原料好的工艺对的生普,存储得当,趋势是越陈越香。注意了,这是一个香气、滋味、口感递增的过程。谁要是跟你讲老茶是“无味之味”,直接打他,警察来了就说他诈骗。原料好的工艺对的熟普,存储得当,趋势是更柔和,适口性更强。
感谢头条号邀请解答!普洱茶市场庞大且纷纭复杂,水深且混。其内部运行机制远不像表面上的。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利益,一切都是利益使然。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名山古树茶,据原产地官方古树茶报告称,古树茶仅为普洱茶原料的5%左右,那大量的台地小树茶哪里去了?一般而言,古树茶的综合品质明显高于台地小树,已成茶界共识。
但不可否认极个别的,土壤成分适合茶树生长的,海拔空气质量高又有卓越生态环境的台地小树茶也相当不错。这是普洱茶的复杂之处。我们评判一款普洱茶的品质,好不好喝,是不是只看厂家大小,或者遍布一墙的各种奖状,各种质量标准和合格证;是不是看包装如何华丽漂亮,是不是标注名山古树茶?其实这些真靠不住,唯一靠得住的是品鉴。
普洱茶的庞大和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但不可否认依然有部分茶商茶人固守”茶品即人品,品茶即品人”的理念,以高标准严要求做茶,例如森林中的高杆茶就是有机生态的,口感非常棒的茶。目前,名山古树茶晒青毛料都是上千上万的,原料成本摆在那里,怎么会有几十块一饼的古树茶呢!相信他们赔钱卖给你现实吗?能达到有机生态无农残的台地小树茶,又有不错的口感,单饼价格维持在百元以上。
文章TAG:普洱茶 神奇 大师 普洱茶大师有多少 神奇普洱茶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