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清醒后非常愤怒,连昏睡这样的搅扰都抵挡不住,何谈渡众生!于是他割下眼皮掷在地上继续禅坐。在达摩祖师修行的过程中,被掷到地上的眼皮变成了一棵树苗,并变得枝叶繁茂,清香扑鼻。小树渐渐茁壮,将树枝伸到祖师头上为他遮风挡雨。到了修行的最后一年,达摩祖师的精神变得很差,时常在禅坐过程中昏睡过去,但为了达成修行的目的,祖师不轻言放弃。

一次,达摩祖师在打坐间隙误食了身边的树叶,之后他感到全身舒畅,思路清晰,连精神也变得充沛了很多。自此之后,达摩祖师只要一有困意便吃上几片树叶,用来驱赶睡魔。闭关九年的目标最后终于达成了,达摩祖师在这九年的时间里参透了人世间的一切爱恨情仇,彻悟了生老病死,最终修成正果。而伴随祖师修行的神奇树叶也被世人所熟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掌中宝”——茶叶

茶道,就是将饮茶过程上升到对美感的把握。不仅要求沏茶过程有礼有序,品茶过程不失仪式感,更要求茶席上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修为,且做到心无杂念。茶有一道茶之道,如人生之道。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茶有二悟一杯茶,由苦而甜,而后回味绵长,人生亦如此。拿起,放下。拿起是为了生存,放下是为了生活。

茶是三友饮茶以客少为贵。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将酒和茶糅和得最好的还是苏东坡的:宛如银河下九天,钢斧劈开山骨髓,轻钩钓出老龙涎,烹茶可供西天佛,把酒能邀北海仙。原来说起茶道,大家都觉得是一种以表演展示为目的的茶艺欣赏。然而现在,茶道的思想得到普及,寻常人家饮茶时也注重茶道的仪式。这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美学,通过沏茶、饮茶、赏茶、悟茶等过程,达到修心养德、沟通情感、传授茶礼仪的境界。

但万万不能把茶道想成一种遥不可及的艺术形式,它只是对生活中饮茶习惯更艺术化地展示。就好像饭每天都要吃,但设计感十足的餐具加上精美的摆盘,更能激发你的食欲。以简单的泡茶基本功为底,往更高更深的层面去探索一杯茶如何从味觉、嗅觉、视觉上刺激你的感官,留下最真实、最持久的回味。茶道,传递的是一个茶人对平凡生活不将就的态度,是以修养为目的去结识一杯茶,也是对茶和自己内心快乐的追求。

茶叶是苦涩的,为什么几千年来那么多人喜欢喝?究竟是喜欢茶的什么?

单一的苦,单一的涩,肯定是令人讨厌的存在!人们能够接受茶叶的苦涩,实际上是接受茶水苦涩后的回甘体验和兴奋感觉!茶叶是苦涩的,能够让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喜欢喝茶的原因,除了茶叶给人健康的现实意义之外,主要是人们喜欢茶的“苦,涩,滑,甘,香,美,爽”,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味!(一)苦,是生存的滋味!茶叶的苦,如同生存中遇到的困难,承受并想尽办法努力克服,苦就越不觉得。

并且,喝茶喝到最后,苦就越来越少,以至甘甜。鲜嫩的芽尖,苦是过眼的快意。粗老的开叶,苦是历练的精明。(二)涩,是生长的装备!生活中没有了涩,如同青春没有青涩时光,而显单调无聊;成长中没有了涩,如同苹果没有青涩时节,而显单薄无趣。很多时候,茶水的涩,是生涩到成熟的快捷体验过程,是艰涩到快乐的切实体会过程。

而很大部分人体验茶叶的涩,其品饮目的就是为了享受茶水涩后的妙美味趣。(三)滑,是处世的魅力!滑,是圆融,是顺遂,是通畅,简单来说是生活中的顺风顺水,是处世中的完美和顺,是交易中的顺变融通,是交往中的随和圆通。茶水中的滑顺,是品饮中的生活体验,是贯穿品饮过程中的柔情蜜意。(四)甘,是存在的定位!追求生命中的甘甜是人生的重要意义。

也就是说,甘,是茶叶存在的必须。至于人们生活中的甘,是收获中的喜悦,是收藏中的愉悦,还是运行中的获得,或是使用中的获取,都只是一个追求过程。有了这个过程,生活的意义很完美!茶中的甘,一定是受追捧的存在,一是受热爱的定位!不然,人们没有美好的获取,茶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消失,在社会生产中淘汰。(五)香,是自然的安利!生活中没有香,如同百花园中没有了鲜花盛开,枯燥乏味。

茶叶中没有香,如同大自然中的枯叶,没有了欣赏的资源,没有了价值的利用。构成茶叶中香味的因子是大自然的赠予。而一茶一香的美妙,一口一香的趣味,却是茶叶给人类的安利。(六)美,是心灵的快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这首元稹的一字至七字的《茶》诗,不就是茶的美的主题吗?!我们平常喝茶,观赏茶的汤(色)美,叶美,形美,味美,就是一个让人心灵快慰的美的享受过程。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男人  男人喜欢喝什么茶  什么人喜欢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