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马邓古茶山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者东乡,海拔1760-1810米。常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主要产地:麦地、马邓。茶质特色:杯底留香,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汤中带甜。大麦地茶和马邓茶类似而苦涩稍显。11.文山古茶山茶山地理:分布于景谷县景谷乡,海拔1610-2010米。

常年平均气温20.3℃,年降水量1296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主要产地:文山(文山顶、大石寺)、苦竹山、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盘、文联、团山、文东。茶质特色:山韵较好,汤质饱满,香气幽长,回甘较好,汤中带甜,甜中有凉。12.秧塔古茶山茶山地理:景谷县民乐镇,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主要产地:大村、白象、桃子、民乐。茶质特色:香气浓郁,甘香明显,回甘细腻。13.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茶山地理:景谷县东部凤山乡和正兴镇,海拔1710-2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主要产地:黄草坝(大尖山)、平田、顺南、南板。茶质特色:黄草坝茶香气幽长,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汤质饱满。

14.联合龙塘古茶山茶山地理:位于景谷县威远镇,海拔1510-1760米,常年平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341.8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主要产地:龙塘、联合。15.团结古茶山茶山地理:位于景谷县永平镇团结村,海拔1090米,常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4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主要产地:团结。

什么是藤条普洱茶?藤条普洱茶简介?

欢迎关注【懂茶帝】藤条茶不是某类树种,它不是先天基因决定的,而是后天人为带来的。是一种特殊的采摘方式造就了藤条。采藤条的茶叶,使用“留采法”。就是每年春茶采摘时,只保留每根枝条尖端发出的两个新芽和芽头下面的两片嫩叶,其他侧枝所有芽和新叶全部手工采净。等到新枝条下一轮发芽,再同样处理,一直持续。▲藤条茶古茶园藤条茶的原理是什么?在陈宗懋《中国茶业大辞典》里介绍了此种采养方式叫“留顶养标”。

说到这里,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个概念,叫做“顶端优势”。所谓的“顶端优势”,是指顶芽生长对侧芽萌发和侧枝生长有抑制作用。顶芽的分生组织较为活跃,能获得较多的营养物质,当它生长最强时,向下的侧芽生长依次减弱。只有当顶芽受到机械损伤或被采去后,侧芽才能迅速生长。而藤条茶的采养方式就是发挥茶叶的“顶端优势”的一种做法,能促进茶树长高,但分枝极少,每批大部分新梢接近成熟时开采,采摘批次少,采下的新梢较为肥壮。

▲没有“留顶”的错误采摘方法,被称为“光头”藤条茶。哪里会有藤条茶?藤条茶早在清代就已出现,并在清末民国在澜沧江中游两岸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所以,藤条茶区大都位于清末民国新兴茶园,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中游两岸,在双江、永德、临翔、景谷、镇沅、景东、澜沧等地还保留大面积藤条老茶园,代表区域有:普洱茶区景谷县小景谷乡、镇沅县太和乡、临沧茶区勐库东半山坝糯、邦东乡昔归以及永德县。

到了老茶园受追捧的最近十年,这种传统采养方式不但在藤条茶产区复兴,还广泛传播到一些以前从不或者很少采用藤条茶采养法的茶区。▲藤条茶叶底多出现“马蹄”,是因为采摘连根抹去,为了防止藤条生多余枝杈。藤条茶有什么好?藤条茶采摘非常方便,枝条留最顶端不采,其他全部采摘,粗老叶子直接采下丢在茶地里当肥料,要大概15天左右之后才会再次采摘。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下一页

文章TAG:景东  银生  故地  茶叶  景东有什么茶叶  银生故地景东茶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