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的好处是即有密封性又有透气性,天气很潮湿的地方再在陶罐下撒一些干石灰或木、竹炭,这样就基本确保万无一失了。储存普洱茶的室内湿度以70至75位最佳,温度一般在28度至31度之间,这在一般家庭里相对比较难控制,南方和北方的气候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普洱茶的转化也是不一样的,譬如说在最适宜普洱茶存放的西双版纳与在北京的气候环境下储存,前者的转化速度就会快一些,而后者就会缓慢许多,也就是说,同样的一饼茶,在同样的时间下,在不同的城市储存,冲泡时喝到口中的味道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存放普洱茶最要注意的是气味,茶叶最会吸附杂味和异味,撒一把茶叶会吸收室内的异味,冰箱里的异味也可以撒一把茶叶来净化掉,这是大家都知道生活常识,因此说,存放茶叶的地方一定要干净,不能有异味。诸如香皂、樟脑丸、蚊香、油烟之类的物品一定要远离茶叶。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普洱茶的包装用的基本都是绵纸,绵纸能保证茶品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助于茶叶在后发酵时过滤掉杂味以确保清醇。

无论生茶和熟茶,保存的基本要素都是如此。有些人或许会觉得绵纸易破易碎,就把绵纸丢掉,换成密封的塑料纸包装,这样做是对普洱茶后期发酵有百害无一益的,尤其是有些塑料纸或塑料袋本身就带有异味,就更难保障茶叶的品质了。似竹的纸质储茶盒现在市面上有一种专门存放普洱茶的纸盒,很不错,看上去像竹制的,但即便用这种纸盒,绵纸也不建议去掉。

普洱新茶该如何去判断其后期的收藏价值?

感谢头条号邀请!准确判断普洱新茶后期有没有收藏价值,对普洱茶收藏者至关重要。判断准了好喝又增值,富有成就感。判断不准等于收藏了一堆中看不中用的垃圾,形同“鸡肋,想仍又不舍得,揪心呀难过呀,怎一个踌躇了得!判断普洱新茶,说难也不难,说易也不易。对经验不足的的人来讲是个大考,感觉区别不大,大同小异,苦苦涩涩差不多。

对喝过不少大厂大货的普洱茶客,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因为他们早已被“经典”理论所洗脑,嗅觉味觉早已被训练的只认知一个味,即烟熏味。还津津乐道只有喝到这种味才够味,啊吆!原来啊,他们一向自信惯了,已跳不出喝茶的圈子,如何能接触到上等普洱。他们并也不知道那种原野花香的味道到底有多美,他们缺乏的是大量的比较,是客观的品鉴。

一个茶,好喝是必须的!无非是香气、甜度、醇和度、韵味,再加一个细腻度和茶气,够了。普洱生茶作为茶类的集大成者,被称为茶叶的最后一站。我们收藏,只要照着这几个硬件标准来,还会有什么问题呢!普洱茶的香气很重要,香气有很多种,诸如花香、清香、樟香、百花香、化肥香等等,凡是天然的香气,如各种花香樟香什么的,香气浓且耐久。

有这样香气的茶后期转化更趋精妙。凡是人工过度管理催熟出来的香气如典型的化肥香等等,除了香气不雅不够纯正之外,香气飘忽易散失。这种茶不要指望有什么出息,基本断定后期转化无望!波多蜜韵在长期的做茶实践中,发现普洱茶的甜度甚于香气。两者的关系,有香气不一定有甜度,但有甜度的茶其香必高。甜度和回甘是同一种事物的不同阶段,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甜度好比是小学生,而回甘是大学生。

回甘好的茶下喉深,下喉深的茶产生喉韵;而喉韵是普洱茶的灵魂。所以普洱茶的回甘极其重要,后期转化必不可少的要素。说穿了,没有甜度和回甘的普洱生茶没有魅力可言,不值得收藏。韵味,波多蜜韵认为,普洱茶的韵味至少有三路韵。一路为有地域特点和茶叶品种构成的品质韵(如冰岛大叶种,昔归中叶种等),一路为一山一味具有独特工艺特点的工艺韵(如布朗韵等),还有一路为体验韵即喉韵。

韵味丰富的普洱茶,往往来自树龄比较大的古树茶,内质深厚,耐存储,才有收藏价值。所谓醇和度,是相对而言。意思是一个茶不能过于苦涩,过于苦涩的茶往往是农残超标。但普洱茶里有种“好的苦涩”,那是茶叶的原味,即茶多酚儿茶素和花青素的苦涩,这种苦涩,一入到口里瞬间就会化开。这是“好苦涩”,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大功臣之一,必不可少。

普洱茶生茶和普洱熟茶,哪种更具收藏价值?选择收藏产品时需要注意什么?

传统上所指的普洱茶是指生茶,在1973年之前是没有普洱熟茶之说的。考虑到生茶的发酵时间太长,中茶勐海茶厂学习黑茶发酵工艺,利用渥堆技术,催熟普洱茶,减少发酵时间。但是普洱熟茶工艺在八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成熟起来。因此所谓普洱熟茶严格来讲就是黑茶。真正的普洱茶是指云南大叶种生茶经过长期自然发酵氧化的紧身茶。

虽然普洱生茶与黑茶、熟茶一样经过黑曲霉素的分解发酵。但因发酵时间长,分解更充分,产生的醇类物质、酯类物质、甜味素更多,滋味更丰富。越陈越香就是这个原因。近年来,古树普洱茶受到了追捧。因古茶树根系发达,品种纯正,茶质更丰富,陈化后的老茶韵味更足。所以我的建议是收藏普洱茶生茶,最好是古树普洱生茶。收藏普洱茶一定要注意五点:一是要防水防潮 ;二是通风透气;三是杜绝异味,特别注意烟熏、家具、化妆品;四是防止强光直晒;五是温度不能过高过低。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普洱  收藏  价值  普洱如何收藏  收藏什么普洱有价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