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农心中的“茶祖”既不是陆羽,也不是神农,为何是诸葛亮?

云南各个茶山行走多了,你会有几个奇怪的疑问,为什么好多茶农家房屋顶上会有一面五星红旗。为什么世人一直认可茶圣“陆羽”,神农不是茶祖,而是诸葛亮称为了“茶祖”。诸葛亮率军征服南中,其本人最远只到过曲靖,为什么遥远的滇西南、滇西,甚至缅甸、老挝等产茶区都流传有孔明兴茶、武侯遗种的传说,其实这反映的是巴蜀先进的茶叶种植文明深入影响云南的事实。

“孔明兴茶”,并不是说诸葛亮亲自教云南原住民种茶,而是说其大规模深入治理南中,导致巴蜀的汉文化大量南传云南,其中也包括四川先进的茶种与种植技术的引入,从而大幅度提升了云南茶叶种植水平,让云南茶产业走出濮人种茶的蒙昧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酝酿,终于在唐代进入了银生茶时期。而“武侯遗种”指的是,四川小叶良种传入云南云南在大面积种小叶种的同时,也借鉴巴蜀大地传来的选育茶种技术,对云南大叶种进行改良,经过上千年不断的努力,培育出大叶原生种、大叶良种,并在明清两朝的普洱茶时期对改良后的大叶种进行大规模推广,使得云南成为以大叶种为主的产茶区。

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云南的澜沧江流域。在史前云南的野生型茶树中的阿萨姆卡种,本来是只适应在比较湿热的地区生长,通过基因变异有个别茶树能适应温凉的气候,于是这些变异的茶树就能迁徙到巴蜀大地大量繁殖,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逐渐演变成了中小叶种。而四川的先民们对这些野生茶树进行人工驯化,培育出了先进的良种,逐渐形成先进的茶叶种植文明。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但不是茶叶种植文明的发祥地。云南的原住民利用茶树虽然非常早,但都是当食物与药物在简单利用,非常原始落后,谈不上有多少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的真正兴起应该是在巴蜀大地。因为在古代,四川一直是整个西南地区文明程度最高的,拥有最先进的农耕文化,所以是当地的先民首先大规模栽培茶树与改良茶树品种,不断改进种植、加工与饮用方式,然后再将这种茶文化传播到其他地方去。

为什么在云南各个产茶的地方,甚至包括缅甸与老挝的部分产茶区都流传着“孔明兴茶”的传说,这是因为三国时期,通过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大力治理南中,这对云南而言,是跟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的一次剧烈碰撞与交汇,巴蜀大地的茶种与种茶、制茶技术也首次传到了这个化外之邦,许多云南少数民族的先民感谢诸葛亮开发南中,带来了巴蜀先进的茶文化的贡献,因此把诸葛亮尊为“茶祖”,当成茶神来祭祀。

诸葛亮开发南中,是中原文明传入云南的第一个高潮,其的先声要从战国时期楚将庄蹻入滇说起,这是中原文化初步影响云南,其后秦开五尺道、汉征服西南夷,这种影响更深入一层,而从战国到秦汉、三国这数百间,诸葛亮深入治理南中无疑是云南与中原文化交流的一个高潮。在这个高潮期,汉文化大量涌进云南,导致魏晋南北朝云南的北部、中部进入了汉化的南中大姓统治时期,爨姓就是其代表。

在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来自巴蜀大地先进的茶叶种植文明与云南古老的濮人种茶传统相交汇,终于在唐代催生了银生茶。南诏是云南与中原文化对接的第二个高潮期,因此银生茶的诞生绝不是偶然。在东晋与南北朝,中原内乱,自顾不暇,对西南边疆鞭长莫及,这个时期的云南处于半独立状态,汉文化影响云南主要是消化诸葛亮开发南中的遗产。

而到了隋唐,中原地区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向边疆地区强势扩张。而唐朝为了抵御吐蕃霸权的强势崛起,在其西南边疆大力扶持南诏,最终南诏凭借机缘成为强大的独立王国。统一云南的南诏对汉文化有着强烈的需求,曾经每年派数千名上层社会的子弟到成都与长安学习,而且发动战争掠夺巴蜀大地的各种技术人才,再加上唐朝主动对南诏的文化输出,从而使得中原文化传入云南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期。

第三个高潮期是明清。宋朝面临强大的北方压力,不希望西南边疆再出漏子,这就是宋挥玉斧遗弃云南的根本原因。在宋代有种主流说法,唐朝的灭亡与南诏有很大关系。晚唐,南诏大举入侵安南与广西,唐朝调徐州兵去桂林戍边,激起了庞勋兵变。兵变虽然被镇压了,但其余波触发了黄巢起义,最终唐朝灭亡。因此,两宋都对与大理国的交往非常警惕,双方的来往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进行。

大理国虽然非常仰慕宋朝,但不得其门而入,从而使得中原与云南的联系进入低潮。元代在云南首次推行土司制度,云南与中原的联系变得空前紧密,到了明清尤甚,大规模的屯田与移民政策,以及改土归流的推行,云南进入了大规模高度汉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诞生了普洱茶。从文化传承影响力来说,就像现在茶山茶农有插红旗的习惯,说明共产党带给了茶农幸福安康生活而心怀感激。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产茶  缅甸  世界  缅甸有哪些地方产茶  世界主要产茶国简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