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杀青,杀青师傅可以根据每一锅茶,鲜叶的含水率不一样,及时调整杀青时间的长短,和杀青温度的高低,包括翻炒的速度他也在随时调整整,保证了普洱茶杀青出来基本一样。揉捻也存在一个问题,机器揉捻不分茶叶嫩一点还是老一点,它都是一样的揉,打个比方说普洱茶大部分是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有的时候鲜叶一芽三叶会多一些,有的时候一芽二叶会多一些,这也是一个随时在变的参数,那么这就需要揉茶的师傅根据杀青出来后的茶叶情况来判断需要揉捻多长时间,揉捻的力道,才能揉出条形符合要求茶叶

机器每一次揉茶的量都比较大,它不像人工揉捻,是一把一把的揉,可以大致的把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挑一挑,一芽三叶挑和一芽二叶的分别揉,它们揉的时间和力道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人工揉捻会更能把普洱茶的特性体现出来,保证了普洱茶的品质。解块,如果是人工揉捻,就不存在解块这个工序,师傅顺手就把茶抖顺了,可以直接晒干。

机器揉出来会成一坨一坨的,就必须要有个解块的工序。机器和石磨压的饼是有一定区别的,机器是用压力机来压,通常压力机压力都会比较的高,当然也可以调整,饼的松紧度是可以调整的。这就有一个问题,机器的上下模之间的间隙是茶饼松紧度关键,你不可能压几饼就调整一次,而散茶的条形常会有一些变化,如果用相同的上下模的间隙压制,散茶条型比较紧,比较短时,压出来的饼就会比较松,条形比较粗的、比较长压出来的饼可能就比较紧。

手工制茶遇“断层”危机,传承之路如何走?

我们的茶叶加工传统上都是以手工制作为主,机器加工大概出现在建国初期,而真正的机制茶大规模的运用是在2000年以后的事儿。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茶叶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原来的传统手工制茶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再加上机器制茶设备的不断研发,所以很多传统的手工炒茶,逐渐的演变成为机器加工。

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茶行业大发展的内在要求。当然,在大量使用机械制茶的同时,手工茶并没有完全消亡。目前各种茶叶的手工制作工艺,基本上都得以保存,并且经过几代茶人的不断努力,进行了丰富和完善。现在很多茶叶都有自己的手工制作传承人,他们在不断的将手工制茶文化向前推进,传承之路并没有完全断绝。

我觉得对于未来来说,传统的手工工艺可以作为一种技艺保存,想要大规模的恢复,其实已经不太可能。毕竟手工茶的产量太低,不适合大规模的推广,而现在的人力资源成本又特别贵,手工茶的总体成本太高。所以在手工茶制作方面要采取精而少的路线,提高手工茶的价格和价值,让手工艺人能够生活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将手工茶的制作技艺保存下来。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制茶  传统  泡茶  流程  工具  传统制茶工具有哪些  省传统泡茶流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