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绿茶是有发酵的,不仅绿茶有发酵,事实上六大茶类均有发酵,差别在于发酵方式以及氧化方式不同。其中绿茶主要是酶性发酵。发酵的生熟程度代表绿茶工艺的好坏,可以从茶叶外观、滋味和香型上加以分辨。一般来说,外观方面,偏绿的绿茶发酵偏生,偏黄的发酵程度较熟;滋味方面,发酵偏生偏苦涩混沌,发酵较熟则甘甜爽口;香型上也有所体现,偏绿的往往出豆香(栗香),偏黄的容易出花香甚至果香。
茶叶的保质期到底有多长?
谢谢提问者!马未都先生曾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说一一有一次在台湾做访问时,亲自尝到了1930年的台湾绿茶。这种陈年藏茶虽然没有了绿茶的鲜爽香韵味道,但有些近似普洱生茶的陈年茶味道,并且还很好喝。依此推算,此绿茶已经收藏将近90年了。至于茶叶能收藏存放多久这个问题,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没有霉变,没有异味,滋味转化好,又是自己喜欢喝的口感,都能喝,时间长短根本不是问题。
(一)玻璃瓶简易收存法。玻璃化学稳定性好,无毒,只要把茶叶放入玻璃瓶中,密封防潮,埋入地下或放入地下室避光保存,一般几十年都可以。因为地下或地下室温度比较恒定,茶叶在此环境中能够静态保存,缓慢转化。马未都先生台湾喝的1930年的茶就是玻璃瓶藏存的茶。(二)保温瓶(热水瓶)存藏茶法。玻璃胆热水瓶隔热又保温,又能避光,又能隔潮湿,是存茶藏茶的选用佳器。
由于现在很多人家里喝水都是直饮水,桶装水,烧开水都是直接用饮水机,或者用随手泡,泡茶机随烧随用,原来家里的玻璃胆热水瓶基本上没有用途了。如果用它来装茶叶那是方便实用,简单易行的。这样收存的茶叶只要不是大叶散茶,一般细茶,珠粒类等茶叶放进去容易倒出来方便的都可以放。注意!一个热水瓶一定只放一种茶!不然会串味会收坏茶叶的。
(三)草木灰存茶法。过去农村存茶叶有一个妙法,就是用刚烧过已经摊凉的草木灰用布袋或草纸包好,放入罈罐底部,然后把包好的茶叶放在上面,盖上盖子保存,很多年后还可以喝。只是草木灰如果没有烧干净,茶叶上会沾染上草木灰的烧火气,柴草味。当然还有人用香草同茶叶放在一起入罈罐保存,茶叶也很香美。(四)生石灰保存法。
生石灰吸湿,防霉,防虫,无毒,无异味。过去条件好的人家里都备有石灰缸,用来存放茶叶,糖果饼干,米面粮食等。还有简单一茶一存的收存茶叶方法,如:锡罐,不锈钢罐,瓷罐,陶罐,纸箱,木箱,防潮袋,塑料袋等等。当然,现在保存茶叶的条件好多了,除大型茶叶仓库用现代化设备管理外,一般爱茶人士只要注意收存的地方防潮,防晒,防虫,防毒,无异味,不串味……把各种茶分开放存,都可以很好的保存茶叶。
生普洱、白茶越陈越香,其他绿茶也不是发酵茶,为什么不能久存?
你好,谢谢邀请!生普洱和白茶能久存而绿茶却不行,主要和加工工艺有密切关联。绿茶制作时通过高温杀青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酶的活性被制止了,自然就失去了转化的资格。而白茶、生普洱在制作的过程中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有了这些酶的存在,就有了转化的能量。我们来看看这三种茶加工工艺的区别:1.绿茶加工工艺是: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工序完成的,通过高温杀青破坏和钝化鲜叶中氧化酶的活性,抑制鲜叶中酚类的酶促氧化,同时减少鲜叶中的水分,使叶片变软,便于揉捻成形。
也就是说绿茶成品之后品质特征已经被固化,酶已经没有了活性,那么绿茶就失去了转化的原动力。所以绿茶无法久存,而且只能储藏在冰柜里,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等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氧化后会使绿茶的茶汤色泽变红、变深,营养价值也跟着降低,口感也逐渐变差,所以绿茶是不能长久存放的。2. 白茶的加工工艺:简单的萎凋和干燥,不揉不捻、不炒青,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没干预白茶中物质的变化,最大程度保留了鲜叶的外观的完整性和各种活性酶,如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咖啡碱等。
有了这些酶的存在,白茶才有了转化的能量。在民间有“当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新白茶在贮藏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结构发生了转化,促进了黄酮类物质的形成,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白茶中黄酮含量不断的增高。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突变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而黄酮是人体必需的天然营养素,因为分子量小,易被人体吸收,代谢快,在体内不能蓄积,需要经常补充,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类黄酮,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而白茶是植物中含黄酮较高的一类。3.生普是采用大叶种鲜叶晒青工艺制作的毛茶,杀青温度低,酶的活性基本被保留下来。这样就有利于生普后期的酶促转化,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的酶促作用下,发生以茶多酚转化为主的一系列氧化、聚合、缩合、分解等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使新鲜的晒青毛茶慢慢转化为滋味醇厚、香气陈醇的老普洱茶,使得生普越陈越好。
文章TAG:绿茶 发酵 储存 保存 不发酵的绿茶怎么保存 绿茶怎么储存才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