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岁以后,他开始了专门对茶的考察和研究。他由湖北进入四川,一路之上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每到一地,即访问农家,询问茶事,评茶论水。后来,陆羽又到各地游历,足迹遍及于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安史之乱后,陆羽隐居于浙江吴兴县的茗溪,开始潜心于茶的著述。唐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

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47岁终于完成了《茶经》这部旷世之作。72岁病逝于湖州天杼山。陆羽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晩唐。《茶经》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广采博收茶农的经验结晶,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一经问世,即被世人所喜爱和赞赏。

陆羽所著《茶经》中未描述云南茶叶,陆羽来过云南吗,普洱茶概念起源是什么时候?

根据《茶经》记载,陆羽在《茶经》中确实没有对云南茶叶的记载,原因可能有二,众所周知,云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属于历史上中原大国,而陆羽是一个爱国人士,当时不予记载。另外一种可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加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大山大河的阻碍,陆羽可能确没有来过云南,之前一直有记载茶始于川,或者说云贵川,但是云南凤庆香竹箐3200的人工驯化的古树活化石被发现后(当然也有可能那课古树是遇到基因突变自己变异的),可以从客观层面来说,有证据证明,在《茶经》创作时期,云南已经在种植茶叶了,只是由于很多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和大理国文字记载在明洪武15年被付之一炬,文献记载就很少了。

当然徐霞客游记有记载,还有近几百年那就记载很详细了,包括各地的县志,民间记载和茶马历史。 至于普洱茶的发源(我只能复制百科了)比我讲的好:“普洱茶”溯源 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 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

武侯就是诸葛亮· 孔明先生,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征,基诺族,深信武侯值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 葛孔明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唐朝 咸丰三年(公元 862 年)樊绰出使云南。在他所著的《蛮书》卷七中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菽姜桂和烹而饮之。这就证明了唐代时期已经生产茶叶

普洱茶历史 古代种植茶树的先民濮人,现今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 史称“茶兴於唐,盛於宋”。主产於西双 版纳的普洱茶在唐代(公元618—907年)就已销往四面八方。阮福(普洱茶记)记载: “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宋代(公元 960—1279年)除进行川滇藏茶马交易外.大理国还派使臣到广西以普洱茶与宋朝静江军作茶马交易。

运至中原和江南一带的普 洱茶,是上乘的“紧团茶”,又称“圆茶”。宋 朝名士王禹系品尝了芬芳浓郁的曹洱茶后, 写了一首赞美诗:“香於九畹芳兰气,圆如三 秋皓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 亲。”诗中所指“圆如皓月”,就是普洱紧团 茶。元代(公元1206—1368年),普洱茶已 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

元代李京在(云 南志略诸夷风俗)、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陆羽  茶经  该不该  陆羽为什么不喜欢茶经  这个锅陆羽该不该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