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仅仅是铁观音,在其它茶类中,比如红茶,也曾经出现过加香味添加剂等人为添加剂,造成了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那我们来看看茶叶的安全卫生问题……近年来,茶叶的安全问题备受茶人们的关注。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国茶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集体性审视。一方面说明了人们绿色环保健康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茶作为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茶叶安全问题涉及到种植、采摘、制作加工及流通等环节。任何一环节,稍不注意,都有可能让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趁虚而入”。首先是茶叶种植过程,安全问题多来自于农残超标和有害重金属超标。关于农残超标,义芳君在《茶叶有农残,如何喝放心茶》已经探讨过。而有害重金属超标,主要是铅元素。现有国标规定,茶叶含铅量应小于2毫克/千克。

茶叶中的铅与茶叶生长的土壤、水源、空气环境以及肥料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茶农为了提高产量,长期施用化肥,使土壤酸化,铅就很容易被茶树吸收。此外,由于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生活区附近的低山茶园有可能受到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与农残一样,铅在日常冲泡时,是几乎不溶于茶水中,只是如果含量超标,加上长期饮用,对人体的健康存在危害风险。

茶叶安全无小事,各环节需注意!其次是茶叶精加工过程,安全问题多来自于非茶异物和人为添加剂。所谓“非茶杂物”,包括粉尘、泥沙、树枝甚至是一些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肠道感染细菌超标等等。这些主要来源于茶叶生产加工场所的环境,茶叶从晒青、萎凋、揉捻、烘干等环节,与地板、机械设备及制茶师傅接触较多,如果卫生环境没有做好,极容易受到“人为污染”。

而人为添加剂,人们比较不陌生的是香精、糖精、色素等。许多无良的茶农为了提升茶叶冲泡时的香气,茶叶的油润度及色泽,往往在加工中偷偷加入这些添加剂。但是再狡猾的狐狸,在事实面前也会露出尾巴。含有添加剂的茶叶,其实很容易分辨,一是用手抓一把茶叶,手心有较明显的粘感;二是冲泡几次,香气迅速减弱,颜色变淡的极有可能含有添加剂。

请教茶叶大神们如何鉴别农药茶、色素茶、香精茶?

谢谢邀请!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做假茶并不少,题主问的这三个问题确实有,并且也是最普遍的,我们分别来具体讲一下。所谓农药茶应该就是过量使用了农药,或者是用了国标禁止使用的农药。一般而言,使用农药的种类就是两类,一类是杀虫剂,一类是除草剂。杀虫剂的种类有很多,并且后期残留物在品饮的表现上并不单一,比较的复杂,很难一一举例说明。

现阶段除草剂用量是比较大的,基本上品种较为单一,以草苷磷为主,残留物后期在人口腔中的表现比较好辨识,就是有发麻、挂喉的感觉,当然有发麻、挂喉感觉的茶并不一定是有草甘膦,但有草甘膦的基本上会有发麻、挂喉的感觉。色素茶主要是在红茶、高档绿茶中,主要是为了将茶汤的颜色调得漂亮一些,其它部分原因是为了将干茶的颜色调得更亮更艳一点。

当顾客说有的茶叶加香精时,作为销售人员要怎么回答?

谢谢提问者!“当顾客说有的茶叶加香精时,销售员应该怎么回答?"实际上,这个提出疑问的顾客肯定是门外汉。如同谣言中的塑料大米一样(塑料比大米贵很多,得不偿失。),说的振振有词,实际上是不切实际,不懂装懂!当然,顾客不能得罪,特别是不懂装懂的顾客更加不能得罪。如果不好好回答,他(她)又会不高兴,并且会横加指责店家。

现在我根据《中国茶经》(陈宗懋主编)的相关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茶叶香气是由一群比较复杂的芳香物质所形成,根据不同芳香物质的种类及数量的综合,形成各种茶类的香气特征。除了品种季节因素的特殊原因外,鲜叶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就能形成各种不同的香气,所以,茶香气是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的,而决不是一种单独芳香物质的反映。

迄今对某些芳香化合物相应的香气性质虽然初步有所了解,但毕竟难以具体表明茶叶所特有的具体气味。当今茶叶香气的研究内容仍旧处于了解茶叶香气的组成成分,组成变化与茶叶品质关系的阶段,实质内容有待于继续研究。现在从鲜叶,绿茶红茶中已发现的组成香气的芳香物质,总共有343种,它们含有的种类各不相同,有的只存在于鲜叶,有的在绿茶中含量很多,有的在红茶中含量很多。

生长,加工,收藏过程中,茶叶的化学与生物化学变化事实上很复杂,芳香物质的种类组成与量的不同,形成了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茶叶香味特色。作为一个茶叶经营者,虽然与茶叶相关的知识储备不是个个都必须很充足,但是,一定要知道茶叶的自然特征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谁能改变茶树的自然特征,谁就是顶级科学家!况且,茶香是自然生成的,要提取出来,成本都很高,都很难,更不能实验室制作出茶香,所以能够制出茶香精的人也将是伟大的!将是诺贝尔奖的候选人!因此,对不懂装懂顾客,茶叶经营者可以真诚地告诉他(她)们一一“茶,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恩赐!不容亵渎。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香精  辨别  快速辨别香精茶  怎么辨别香精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