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倒是没什么稀奇的,陆羽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煮开很长的时间,把茶汤扬起变清,或煮好后把茶上的"沫"去掉,这样的茶无异于倒在沟渠里的废水,可是一般都习惯这么做!”他说的这个和我们今天喝茶是截然相反的,我们今天都是要过滤掉茶叶的沫子和残渣的,怎么陆羽说这样做无异于沟渠废水呢?原来陆羽这里讲的不是普通的茶,是抹茶,抹茶是要把做成茶团的茶叶磨成末然后放到汤锅里烹茶(当时叫作烹茶或煎茶)锅中就会出现泡沫,当时的人管这个沫子叫沫淳,唐朝人喝的确实就是这个叫做抹茶的东西,不过有的人觉得这就和羊肉汤上面的血沫子一样得打掉,别人当作废物的东西,陆羽却把它当宝贝,所以告诉众人千万不要把沫子打掉,可是唐朝多数人是不喜欢沫子的,不然陆羽也不用这么强调,这个沫子的薄厚多少具体看你磨的程度以及茶叶末的量,有就是水的温度。

怎样煮茶更好喝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利用“茶”,茶叶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的国饮。唐朝以前以煮茶、煎茶为主,唐以后流行煮茶,但是煮的为茶沫,宋朝点茶开始流行起来,到了明清时期以盖碗泡茶成为饮茶的主流,现如今茶的饮用方式已经演变成我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泡饮,殊不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静静的煮一壶茶也别有一番风味。煮茶可以将茶叶中的大部分内涵物质熬出,喝的是茶中的精华,如果说泡茶像是涮火锅,那煮茶则更像是煲汤,茶汤更加浓郁,不论是未饮用过的茶还是已经泡过的茶叶都能熬煮,茶叶也能物尽其用。

目前茶叶家族中的六大茶并非都适合煮茶,总体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发酵与煮茶茶叶的发酵程度与饮茶方式的关系很大,发酵程度越低的茶叶茶多酚物质的含量越丰富,茶多酚在高温沸水的冲泡下很容易浸出,所以未发酵茶、微发酵茶都适合泡茶,不适合煮,久煮口感反而容易变得苦涩。②嫩茶、新茶宜泡不宜煮茶叶的嫩度分为很多等级,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三叶、四叶的茶的嫩度都是不同的,叶的数量越少茶叶越嫩,嫩茶和刚制作出来的新茶最大的特色就是鲜爽,这类茶就不宜闷泡和煮茶,闷煮反而容易损坏其口感。

③清茶宜泡,调茶宜煮不宜泡调茶就是与其他调味品调和冲泡的茶,最广为人知就是红茶类,即使一些没有饮茶习惯小年轻也一定喝过奶茶,奶茶就是用红茶冲泡的。在边疆地区熬煮调茶仍然是很受欢迎的饮茶方式,例如藏家的酥油茶就要用酥油与浓茶熬制。用作调饮的茶最好是煮茶,这样一来茶汤滋味更加浓厚,加入其它调味品时才嫩保证茶香。

 1/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摆件  煮茶  唐朝  其他摆件怎么样  唐朝怎么煮茶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