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就是香,确实很高香,但香味的层次太高,浮于头顶,导致韵味不足,没有后味,舌尖感受猛烈,舌根几乎无感。第二次和的白茶,这茶我不懂,同样是不耐泡,豆浆味很足,够鲜。第三次是普洱,熟的。首先说一下,因为媳妇儿的原因,我对熟茶很挑剔,首要的是岁月感,年份要够,仓储要合格,转化要好,味厚,糖度高,汤色透,干净,最后回味要有岁月的印记。
而小罐茶的这款,没一样占了……,可能就是干净吧,熟茶的发酵工艺决定了新茶和散茶只能归类为速成茶,替代生茶刺激性的,根本不能和好的熟茶相提并论,小罐茶的茶叶等级很高,喝熟茶的大咖都知道,熟茶不能用高等级的叶底,最好是混合黄片和粗茶,发酵后才有更好的效果和口感,值得存放,高等级叶底存久了苦涩会重。最后就是价格,小罐茶的各种噱头就不说了,都是为了价格而存在的,喝茶和大师做的有什么关系?陆羽是会喝还是会做?广东人吃川菜本就觉得太辣太重口,厨子是不是大师有什么用?这茶就是香,新人喜好铁观音也是因为香,所以它的特点很明确,茶香。
如何评价小罐茶的营销手法和购买人群?
小罐茶高举高打,从产品设计、包装差异、终端店铺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背书等多个层面做了一次集成化创新。打破了中国茶产业只做“品类品牌”的老旧模式。采用高端商品的营销模式,建立品牌消费市场。喝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人因为“文化”而喝茶;有人因为“看上去有文化而喝茶;有人因为“提神”而喝茶;还有人因为想喝点有味道的水而喝茶;不同的消费需求,对应着不同的市场,也对应着不同的产品规划;市场上的茶大致分为三类:文化茶、品牌茶、大宗茶;文化茶一般是老茶友喝的,喝的是琴棋书画茶,喝的是行业内“深层次”的文化和故事;品牌茶是烟酒茶,人们按照品牌来购买,不愿花太多的精力去了解茶文化;大宗茶是为了喝茶而喝茶,必经柴米油盐酱醋茶嘛。
而杜国楹要做的是文化茶和品牌茶的跨界——有品牌的文化茶。当然,他也进行了分析,从内部看,杜国楹本身就善于打造高端品牌;从外部看,这个市场基本空白;不过,市场之所以空缺绝不是别人没想到,而是因为空白市场的潜规则——对于文化茶,人们是根据行业协会和同行的评价而旁段的。这是小罐茶的机会,也是挑战。如何让别人通过“品牌”来选择一款文化茶;品牌是建立在差异化价值的基础上的;相传,在最开始阶段,杜国楹找了两个方向:有机和大师做;而有机,早就说烂了——无非就是茶叶的品质,茶源,产地,工艺等;而这些不具备差异性,与其它品类品牌相比毫无优势可言。
文章TAG:开小罐 小罐 游戏 无限 开小罐茶怎么样 小罐茶的无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