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80年代初期,才重获新生。1932年,建水紫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使者,远赴大洋彼岸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凭据古拙雄壮、文韵盎然的典雅气度和铿锵若磬、质明如镜的丰姿华彩征服了世界,首次亮相便荣获了博览会美术大奖。1953年,北京举办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格最高的民间艺术盛会。建水紫陶又一次展示了她绰约风姿,在近乎苛刻的审评中,建水紫陶以其卓尔不群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征服了深谙5000年中华文明的各大名家,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内陈列的4只大花缸,就是建水紫陶产品。上个世纪60年代周总理出国访问,曾携带建水紫陶汽锅、花瓶作为礼物赠送外国朋友。 这些荣辱兴衰,这些技艺传承,汇聚成了建水紫陶的古今,让我们一步步窥视到了历史真相,也让我们深深陶醉在这千年的默默吟诵里!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任何一件制成的陶器,都承载先祖的言语或思想。

即使人们后来发明了文字,烧制过程中那种土地和人之间的羁绊仍能反衬出语言的隔阂。这就是建水陶所承载的厚重和情感份量,也是建水陶流传千百年的秘密所在。从远古先人发明,到宋元明清的传承发展,碗窑村虽不再是昔日的碗窑村,建水紫陶也不再是昔日的建水陶,但这传承千年的窑火,却始终未曾熄灭。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本答案来自东家云南紫陶匠人王志平。

如何区分建水紫陶和宜兴紫砂?

建水紫陶和宜兴紫砂属于中国四大名陶,具有悠久历史,并形成各自独特工艺和成品特点,在中国陶艺文化上举足轻重,而宜兴紫砂历史更悠久,发展更全面,而且受众更多,宜兴紫砂的利茶性使得它更受文人茶客喜爱。两者的所采用的泥料和程序工艺尽不相同。首先,泥料不同建水紫陶泥料取自建水五彩山,分为红,黄,青,紫,白五色土,泥料以高岭土为主,矿物质相对单一,砂性不足,制成泥料非常细腻,可做到200目到300目泥料。

宜兴紫砂泥料采自宜兴黄龙山和当地传统矿区的五色土,泥料可分为紫泥,绿泥,红泥,段泥,除了红泥类中朱泥,其他原矿砂性足,矿物质丰富,需要的长时间的风化和陈腐,宜兴紫砂泥料制作周期相对长,练制成泥的目数在40目到80目。其次,泥料的特性造就两者不同的成型工艺,如下:建水陶艺拉坯建水紫陶的工艺流程:泥料的制备——揉泥——拉坯——晾坯——修坯——装饰——阴刻——填泥——摊泥—— 压泥——削刮——精修坯——晾干——烧窑——打磨。

宜兴紫砂拍泥片宜兴紫砂壶工艺流程:选矿--风化--粉碎--筛分--水拌--练泥--陈腐--拍泥片--围身筒,制盖扭--镶接把嘴--明针--(刻绘)--烧窑--整口--烧窑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多是接触成品,谈谈如何从成品上区别紫陶壶和紫砂壶。建水紫陶成品壶特点,成品玻璃相,硬度坚硬,强度大,敲击壶身声音清脆铿锵有力,经过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加上阴刻阳填修饰工艺,壶身多有“画”装饰。

因拉坯工艺,多以圆器为主,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美誉。壶身多光亮,有装饰。建水陶壶适茶性:泥料的细腻和抛光,成品壶几乎没有透气性,反而杨香性更好,适合冲泡高香性茶叶。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成品壶特点,泥料具有一定砂性,透气性佳,无熟汤气,成品壶颜色丰富,色泽温润而不贼光,自然古朴,手触壶面颗粒质感强。

建水紫陶阴刻阳填具体指的是什么?

[谢邀请]阴刻是紫陶还是毛坯时在表面刻的字或画是凹的沟状而阳填应该是又添加的颜料的可以在紫陶外部彰显的颜色使之更加有美感有卖点,然后再入窖烧制,作者对紫陶不太懂,只能这样理解。↓用你的一个图片诠释:有黄色图画面的为阳填,图案事先得用刻刀雕出草图(凹下去的那些沟),在盛世临安小区见过用手推车推着满车刻好的毛坯去碗窖交货,阳填则是另一道工序。

在广东存放普洱茶,用紫砂缸好?还是用云南建水紫陶好?

题主你好,考虑到广东的气候因素,个人推荐使用建水紫陶。砂罐密度低(泥料目数60-80目砂性土),缺乏提供一个长期恒温的环境,且广东空气普遍较湿润,长期用紫砂罐存放茶叶容易使茶叶受潮,甚至发霉变质。紫陶坯体呈现单气孔的蜂窝状,密度比较大(泥料目数200-300目黏性土),透气不漏水,相对于紫砂更适合用在广东存茶。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紫陶  建水  泥土  特产  云南  建水紫陶的泥土是多少目  云南建水特产紫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