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滇红茶与正山小种红茶有什么不同

滇红茶是产于我们云南省的红茶,而正山小种则是产于福建省的红茶,二者所处的生长环境等自然条件不同使其的品质上也存在差别。  从香味上看,滇红茶茶香中通常会有一定的烟味,而正山小种红茶的茶香中则是含有一定的类似桂圆的香味。从茶树上看,滇红茶是属于大叶种类的红茶,而正山小种则是属于小叶种红茶。
产区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另外说一下你发的图片里,第一张图片里的茶是加糖的,油光发亮。买茶的时候不要买这类的。因为不健康。而淘宝上这样的茶非常多。
滇红茶是产于我们云南省的红茶,而正山小种则是产于福建省的红茶,二者所处的生长环境等自然条件不同使其的品质上也存在差别。我比较喜欢后者,尤其是红茶馆的正山小种,色泽清亮,口味醇厚。

滇红茶与正山小种红茶有什么不同

2,消费者常问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有何区别

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叶子的大校一般说大叶种主要是说云南那边的。比如说滇红,滇绿,普洱等等都是用大叶种的2

消费者常问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有何区别

3,我想了解一下普洱茶

第一,普洱茶保护区域是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不是以上保护区域生产的茶,都不是普洱茶。 第二是大叶种。在云南普洱茶的保护区域中,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的茶叶,但是生产普洱茶的只能是这个区域中的大叶种。 第三是晒青。普洱茶青毛茶的干燥方式必须是“日光干燥”,即晒青,晒青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普洱茶酶的活性,保证它的后发酵。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的关键工艺之一。普洱茶鲜叶采摘时有较长的雨季,生产企业是否具备晒青大棚,这个时候的鲜叶能否保证晒青,是检验普洱茶企业质量生产的关键。 第四是后发酵。普洱茶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紧压成型然后自然发酵,或者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这两种方式都是后发酵,区别于红茶、乌龙茶的发酵过程。符合上述“四个原则”的茶就是普洱茶

我想了解一下普洱茶

4,如何判断普洱茶大叶种和中小叶种

什么是普洱茶的小叶种,什么是中叶种?什么是大叶种? 00:00 / 04:04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5,大叶桉和小叶按有什么区别

大叶桉:常绿乔木;树皮不剥落,暗褐色,有槽纹;小枝初生淡红色,渐变为褐色。叶互生,革质,揉之有香气,卵状披针形,侧脉横列,长8-18厘米,宽3-7.5厘米;有叶柄。伞形花序腋生或侧生,有花5-10朵;总花梗粗而扁。花萼帽状体厚,直径约9mm。春季开白花,径达18毫米。蒴果为宿存萼管包被,呈倒卵状长椭圆形,果瓣3~4长期粘合或迟裂。 小叶按:木材甚重硬,直纹理,材质细匀,耐腐耐磨,抗白蚁,干缩较少,较稳定。
习性多数为亚热植物。喜光,好湿,耐旱,抗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有些种起源于热带,不能耐0度以下低温;有些种原生长在温暖气候地带,能耐-10度低温。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多数种既能适应酸性土,也能适应碱性土,而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冲积土。产地现在,分布中心在大洋州。我国17个省(区)市均有栽培特征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数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大多数的幼态叶是对生的,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作用桉树树姿优美,四季常青,生长异常迅速,有萌芽更新及改善沼泽地的能力。宜作园林绿化树种。树叶含芳香油,有杀菌驱蚊作用,可提炼香油,还是疗养区、住宅区、医院和公共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嫩枝和树皮中含有单宁,可以提炼栲胶;树皮和木材还可用来造纸浆。繁殖用播种、嫁接、扦插和茎尖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6,普洱茶是大叶种好还是小叶种好

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中对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但熟悉普洱茶的茶友知道,云南普洱茶中不仅仅只有大叶种,还有中叶种和小叶种,那“普洱茶中小叶种和大叶种有什么区别呢?”  1、树种、叶形区别   为了区分所栽培的茶叶品种,实际生产中以茶树新梢基部以上第二、三叶位的定型叶(已经成长定型,大小不会再发生改变的叶子)的叶片面积大小,将茶叶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   叶面积大于50c㎡(平方厘米)为特大叶;   叶片面积在28c㎡—50c㎡之间属大叶;   叶片面积在14c㎡—28c㎡之间称中叶;   叶片面积小于14c㎡为小叶。   但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叶片面积大小,中国茶叶研究所还以叶脉的对数作为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的判断依据,其判断标准为:叶脉10对以上为大叶种,以下为中小叶种;   另外,茶叶的宽幅比例以及叶脉夹角也被用于区别大叶种和小叶种,通常大叶种茶更为宽大,小叶种更为细长;   而且在叶片质地上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别,如通常大叶种叶片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而小叶种叶片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   不过从生物学茶树种类归属上来看,云南普洱茶中的中小叶种多数仍旧和大叶种,同属于普洱茶种(国外学者称之为阿萨姆种)这一植物类别。  2、内含物质区别   普洱茶中大叶种茶和小叶种不仅是叶片形态不同,其内含物质也存在差异。   通常大叶种普洱茶的内含物质较之小叶种更为丰富,且茶叶主要滋味和功能成分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在内含物质中所占比例更高;   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儿茶素的总量和酯型儿茶素,所占比例也比小叶种高。   而中小叶种因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   3、口感区别   内含物质的差异直接导致大叶种和小叶种所制成的茶叶,其滋味相差较大,不过各有其特色,总体比较而言,区别如下:   【大叶种茶】   大叶种茶因为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其滋味更为浓厚、强烈;内含物丰富,也直接使得大叶种茶耐泡度更高;   且茶多酚是普洱茶后期转化的基础物质,更多的茶多酚和内含

7,大叶紫檀和小叶紫檀的区别

大叶紫檀,其实有一个真实的名字,叫做卢氏黑黄檀,为什么叫大叶紫檀呢?也许是一些商家为了抬高它的价格和名声,所杜撰出来的名词吧!大叶紫檀同样是红木的一种,之所以也叫作“紫檀”是因为它心材的新切面是橘红色的,久了会变成深紫色,还有一股酸香气,酷似紫檀。事实上植物学界和家具界公认的紫檀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这种印度紫檀传入中国后很快便因其如缎似玉、深沉静穆的质感而备受皇家珍视,皇室不惜重金集天下之能工巧匠打造各种家具、饰物。明清时期,流入中国的紫檀木大多是通过官方渠道,品质都很好。小叶紫檀,就是印度紫檀了。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属于花梨木类,新料的小叶紫檀材色发红,带有黑色条纹,切面上很容易就能观察到极细的牛毛纹;径切面上还有带状条纹,一般条纹呈直,深、浅相间的模式,条纹宽度在3-5mm左右。以黄色居多。小叶紫檀有着檀香木的香气。小叶紫檀颜色独特呈犀牛角色,暴露在空气中久则变成紫黑色。它的质地是所有硬木中最细密的,棕眼均匀,木纹不明显,几乎看不出年轮纹。它的密度在硬木中也是最大的,致密坚硬。真正的紫檀树成长非常缓慢,非百年不能成材,且“十檀九空”。与真正的小叶紫檀相比,大叶紫檀的纹理显得粗一些,弦切面上带状条纹明显且宽,管孔形成的牛毛纹长、直、粗、多,显得木材比紫檀木粗糙,市场上的价格也相差甚大。真正的小叶紫檀,如果直径30厘米而且不空,已经是极品了。因为小叶紫檀的生长速度非常慢,七八年才长一圈年轮,而大叶紫檀的生长速度要快得多。所以,大叶紫檀只有小叶紫檀1/4的价格。真正的小叶紫檀的料子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很少了,现在的一些小叶紫檀只出现在一些小型的工艺品上,或者耗材不多的佛珠上,真正的小叶紫檀做成的家具,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这也是目前小叶紫檀家具价格一路飙升的原因了。
有很大的区别,大叶紫檀就是一个噱头。是非洲的一种檀木。好多无良商人卖佛珠,告诉你是紫檀的。结果是大叶紫檀。小叶紫檀是印尼产的一种檀木,花纹细腻漂亮,重量大。硬度也大。大叶紫檀的佛珠,一串很少有过百的。小叶的基本都是在百元以上,小叶紫檀分人工林和天然老林。人工林就是人在平地自己种植的。各方面都要比天然老林的差。好品相的小叶要具有以下特点:棕眼小,有金星,再好一点的要有瘿子,也就是树瘤子,要知道小叶紫檀是很少得病。所以有树瘤的小叶紫檀是很难得的。上面会有类似于黄花梨的漂亮花纹。大叶与小叶的鉴别:小叶紫檀基本无味!!!大叶紫檀有酸香味。这点很实用,很容易鉴别

8,小叶檀树和大叶檀香树有什么区别

其实有一种很简单的分辨方法,只要拿木料在白纸上一划就立马见分晓了,非洲紫檀划痕紫红色,印度紫檀划痕桔红色,另小叶紫檀中还有一种小叶虎皮紫檀,即从侧面看有虎皮状横蚊,正视则不见,是为上品.小叶檀的纹理细密有细小的牛毛纹路,而大叶的纹理粗大,有点象云彩山水纹。  1、大叶紫檀,这是红木家具市场上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这种木材的误称,用以提高这种木材的身价。经中国林科院鉴定,这种木材植物学分类名称为卢氏黑黄檀。国家标准中称为黄檀属黑酸枝木,木材产地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其心材新切面橘红色,久转为深紫色,有一股酸香气,酷似紫檀,但其纹理粗,弦切面上带状条纹明显且宽,管孔形成的牛毛纹长、直、粗、多,显得木材比紫檀木粗糙。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仅为紫檀木的1/4。目前市场上的小物件与家具等用的基本上是这种材料。 2、小叶紫檀,是指印度紫檀。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属花梨木类,新的紫檀材色发红,有黑色条纹,切面上能观察到极细且衡少的牛毛纹;径切面上有带状条纹,一般条纹通直,深、浅相间,条纹宽度在3-5mm左右。以通黄色居多。小叶紫檀有檀香木的香气,尤其是新制做成的衣柜,当打开柜门或拉开抽屉时都能闻到。其木屑水溶液呈灰绿色,液面似紫药水,一般称为荧光现象。真正的小叶檀的材料目前在市场上很少,如一般有以紫檀做的小物件与家具(以耗材不多的椅类 为主),价格上也是非常昂贵的。
大叶紫檀,是红木家具市场上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这种木材的误称,用以提高这种木材的身价。经中国林科院鉴定,这种木材植物学分类名称为卢氏黑黄檀(也属红木)。在《红木》国家标准中称为黄檀属黑酸枝木,木材产地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其心材新切面橘红色,久转为深紫色,有一股酸香气,酷似紫檀,但其纹理粗,弦切面上带状条纹明显且宽,管孔形成的牛毛纹长、直、粗、多,显得木材比紫檀木粗糙。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仅为紫檀木的1/4。目前市场上的小物件与家具等用的基本上是这种材料。  小叶紫檀,应该是指檀香紫檀。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属花梨木类,新的紫檀材色发红,有黑色条纹,切面上能观察到极细且衡少的牛毛纹;径切面上有带状条纹,一般条纹通直,深、浅相间,条纹宽度在3-5mm左右。
都是属于豆科云实科的羽状复叶的植物,
大叶紫檀,是红木家具市场上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这种木材的误称,用以提高这种木材的身价。经中国林科院鉴定,这种木材植物学分类名称为卢氏黑黄檀(也属红木)。在《红木》国家标准中称为黄檀属黑酸枝木,木材产地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其心材新切面橘红色,久转为深紫色,有一股酸香气,酷似紫檀,但其纹理粗,弦切面上带状条纹明显且宽,管孔形成的牛毛纹长、直、粗、多,显得木材比紫檀木粗糙。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仅为紫檀木的1/4。目前市场上的小物件与家具等用的基本上是这种材料。  小叶紫檀,应该是指檀香紫檀。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属花梨木类,新的紫檀材色发红,有黑色条纹,切面上能观察到极细且衡少的牛毛纹;径切面上有带状条纹,一般条纹通直,深、浅相间,条纹宽度在3-5mm左右。以通黄色居多。小叶紫檀有檀香木的香气,尤其是新制做成的衣柜,当打开柜门或拉开抽屉时,都能闻到。其木屑水溶液呈灰绿色,液面似紫药水,一般称为荧光现象。真正的小叶檀的材料目前在市场上很少,如一般有以紫檀做的小物件与家具(以耗材不多的椅类为主),价格上也是非常昂贵的。  目前市场上,大叶檀的价格为每吨8-1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小叶紫檀的价格是每吨35-80万元人民币左右。大叶檀虽然及不上小紫檀,但也属于红木,而且是一种很不错的红硬木。目前木材本身也是越来越少,今年每吨木材的价格已是去年时的整整一倍了。用这种材料做家具已是越来越多,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9,大叶茶是什么品种的啊

大叶种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山茶种(Camellia sinensis),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   大叶种茶详述  云南大叶种茶树根据分枝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乔木型植株高大,分枝部位明显,有明显主干;而小乔木型茶树,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按分枝部位不同,茶树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自然生长的乔木茶树多为半开展状。   云南大叶种茶树,由于顶端生长优势明显,自然生长的茶树分枝呈单轴分枝,从叶片的大小来看,定型成熟叶片的面积一般大于40cm2,从云南大叶种内部结构来看,栅栏组织大多数为一层,且排列较稀疏。大叶种茶树叶片长12.7~25.3cm、宽.8~9.0cm,叶形椭圆为主,叶尖聚尖或渐尖,叶面隆起,叶色绿有光泽,叶片厚而柔软,叶身背卷或稍内折,叶缘微波,侧脉10~11绿。   大叶种茶树春芽萌发期在早春,育芽力强,.发芽密度中等,芽叶肥壮,色黄绿,茸毛特多,持嫩性强,一芽二叶百芽重平均153.2g。盛花期在10月上旬,结实率低,芽叶产量高,且内含物质丰富。    大叶种茶园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中、龙陵、德宏等地。“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   “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 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 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的区别  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的形态区别。大叶种角质层厚度2~4µm;中小叶种角质层厚度4~8µm。大叶种栅栏组织通常只有的1层,遮荫下会增加;中小叶种有栅栏组织2层,多达3层。大叶种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有60~l00片层,光合速率较高,海绵组织比较多而松,叶背的气孔大而细,叶色多带黄绿,叶尖较锐长,梗和节间长,单位叶片面积的气孔数较少,气孔的保卫细胞较大,蒸腾速率快;小叶种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有20~40片层,光合速率较低,海绵组织少而密,叶背气孔多而密,叶色多浓绿:叶尖较钝。据严学成研究,大叶种茶树气孔密度约l00个/mm2,最多为150~180个/mm2;中小叶种约200~260个/mm2。从全国红绿茶产区的高产实例看,大叶种芽叶重在0.4~0.5g,每0.11m2采面上芽叶数应有200~250个;中小叶种芽叶重在0.2~0.25g.,每0.11m2采面上芽叶数要有400~500个。芽叶平均重量,取决于茶树的种性,如云南大叶种在正常培育下,一般400~500个1芽2~3叶混合芽就有500g;而中叶类型的苔茶品种则要2000个才达500g,小叶类型的要3000个以上才达500g。   一般大叶种叶大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而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叶片硬脆,对制茶品质不良,但有利于抗逆性。大叶种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为1:2或l:3,而小叶种的比例为1:1或1:1.5,即大叶种的海绵组织细胞较小叶种多。因此,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小叶种的栅栏组织较多,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萜烯类衍生物可分解成β-紫罗酮和茶螺烯酮等香气物质,所以小叶种可以制出高香的茶叶。 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之间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  茶叶内含成分中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是茶树品种最重要特性。茶树品种不同。物质代谢类型也不同,其生化特性的差异也反映在茶树新梢多酚类的含量与组成上。南方大叶种碳代谢强烈,茶多酚代谢旺盛,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EGCG及ECG)和酚/氨比值大(见表1),形成茶黄素的潜力大,适制红茶、普洱茶。中小叶种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其香气、滋味高爽,适制绿茶。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其中儿茶素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70%,而一般小叶种茶树的鲜叶茶多酚含量较低(见表1)。一般来说,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组成、中以L-EGCG含量最高,其次是L-ECG和L-EGC,但在云南大叶种中L-ECG含量几乎接近L-EGCG,而且L-EC和D,L-C的含量和L-EGC相近,甚至超过L-EGC的含量(图1)。傅冬和等研究表明,小叶种儿茶素中EGCG与ECG之比远大于大叶种儿茶素(图1),小叶种.儿茶素中平均比值为3.5598,大叶种儿茶素中平均比值为1.3245,说明小叶种儿茶素中EGCG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大叶种儿茶素中EGCG的比例。大叶种儿茶素的酯型儿茶素的比例大于小叶种儿茶素的酯型儿茶素的比例,说明大叶种中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大于小叶种儿茶素中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致使大叶种儿茶素的,抗氧化效果强于小叶种儿茶素。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是形成茶叶内质主要理化成分之一。茶多酚性味苦涩,其氧化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氨基酸性味鲜而带甜,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咖啡碱其性味苦,参与茶叶品质的形成,且与茶黄素结合形成络合物提高茶汤鲜爽度,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不同茶树品种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不同(见表1)。按叶片大小分析茶多酚含量呈大叶>中叶>小叶规律,氨基酸含量呈中叶>小叶>大叶规律,咖啡碱含量则呈大叶>小叶>中叶规律。这些成分与品种的关系对茶类的加工有指导意义。 普洱茶均由大叶种为原料  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10,请问如何挑选普洱茶

普洱茶是一种越陈越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好茶。不然就无法解释,清朝200多年都将普洱茶作为贡茶,从康熙大帝、古稀天子乾隆到慈禧,无一不喜欢普洱茶。而在现代一批非富即贵的人群中,以普洱老茶作为养生必备,天天离不开普洱茶。   因此,让消费者准确地了解普洱茶,如何挑选好的普洱茶,很有必要。根据国家标准,普洱茶必须符合“四个原则”。   第一,普洱茶保护区域是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不是以上保护区域生产的茶,都不是普洱茶。   第二是大叶种。在云南普洱茶的保护区域中,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的茶叶,但是生产普洱茶的只能是这个区域中的大叶种。   第三是晒青。普洱茶青毛茶的干燥方式必须是“日光干燥”,即晒青,晒青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普洱茶酶的活性,保证它的后发酵。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的关键工艺之一。普洱茶鲜叶采摘时有较长的雨季,生产企业是否具备晒青大棚,这个时候的鲜叶能否保证晒青,是检验普洱茶企业质量生产的关键。 第四是后发酵。普洱茶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紧压成型然后自然发酵,或者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这两种方式都是后发酵,区别于 红茶、 黑茶的发酵过程。   符合上述“四个原则”的茶就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好茶,必须具备“三好”:   第一是好的原料。名山出好茶。景迈山是普洱茶原料基地。这座山中保存完好的古茶树有28000亩。这里的茶具备干茶香、茶汤香、杯底香以及蜜糖甜,是普洱茶人公认的好茶。班章、南糯山、猛库等名山生产的茶也不错。   第二是好的加工工艺。普洱茶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出厂每一个工序的生产工艺都非常重要,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订企业生产标准,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   第三是好的仓储条件。普洱茶应储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库房内。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普洱茶是食品,与其他食品的挑选一样,色、香、味、形好的普洱茶才是好茶。普洱生茶色泽墨绿,好的生茶汤色金黄透亮。普洱熟茶色泽红褐,好的熟茶汤色红浓明亮。茶叶条索紧结显毫,香气纯正无异味,滋味醇厚回甘。好的普洱茶干茶与茶汤香气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是非常迷人,一定不会有异味。有的人说,普洱茶有霉味,还说这才是正宗的老茶。这是完全错误的。有霉味和异味的普洱茶不能买,也不要喝。老茶存世少,只有靠得住的老茶圈子里才可能买到真正的普洱老茶。
花4800元买回茶艺讲解员口中号称“32年的陈年普洱茶”,包装上却赫然印着“2008年8月18日”。茶叶店卖的究竟是新茶还是陈茶?思明区工商局12315投诉台日前接到郑先生的投诉件。据悉,这也是该市工商部门近年来受理的首起茶叶年限引发的消费投诉。   原来,今年5月1日,郑先生和朋友在厦门旅游,逛到位于环岛路的某茶叶商贸有限公司时,两人准备买一些云南普洱茶。该店茶艺讲解员在现场向他们介绍说,他们卖的普洱茶年限已有32年,而且普洱茶“本身没有保质期”,会“越陈越香,越陈越保健”。郑先生对普洱茶之前也有耳闻,不免有些动心,加上亲口品尝后也觉得口感不错,便决定多买些带回台湾送给亲友。两人于是花费4800元人民币,买回了一箱茶砖、一桶茶饼,还有一罐田七花150克、一罐乌茶500克。   回到宾馆后,郑先生突然发现,这些普洱茶的包装袋上印的日期竟然是2008年8月18日。难道这些所谓的“32年陈茶”根本就是新茶?第二天,他再次找到商家进行询问,却未能得到令他信服的解释,退货要求也被拒绝。   郑先生认为,茶叶店声称自己销售的普洱茶年限有32年,但仅有该店自己开具的“收藏证明书”,而无法提供有公信度的权威鉴定机构开具的证明,存在欺诈的可能。而商家则解释说,茶叶包装袋上的日期只是包装日期。   工商人员指出,不论2008年8月18日到底是生产日期还是商家所说的包装日期,该茶叶店仅凭所谓的口感及茶艺讲解员的口头推荐,就能评断茶叶的年限,明显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无法自圆其说。经过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还郑先生的购茶款人民币4800元。   据了解,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中的黑曲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会不断生长、发酵,逐渐变成茶红素和茶褐素,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降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其实这也是其他茶叶共有的功效,并不像某些商家宣传的那样神奇。而茶叶本身的品质、制作工艺、存储条件都会影响到存茶的品质,哪一个环节有所疏漏,茶叶都不会随着年限的增加品质变得更好,只会相反。   此外,对于一些商家所谓“普洱茶没有保质期”的说法,专家也指出,任何食品都有保鲜期,茶也是如此。普洱茶以5年至7年为佳,在这发酵期内,冲泡后的普洱茶口感醇和,香气也浓郁。发酵保存期最多以15年至20年为限。超过这个年限后,普洱茶就会失去食用功效,有害无益了。  “普洱茶越陈越好喝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炒家和一些小厂家、销售商的炒作。”工商人员建议市民,目前市场上超过十年的普洱茶少之又少,需仔细鉴别;同时,对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性,不能过度迷信。
你去茶一网买好了 品质都挺好的 而且不贵的 物美价廉了
普洱茶首先要看外观,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它各种外型的茶,先看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第二要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的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这样的黑中泛红的颜色。 第三看汤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汤发黑、发乌。 第四要闻气味。是否有清香味逸出,有没有回甘。陈茶则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陈味,是一种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仆味”。 若可以试泡的话,还可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 还有以茶饼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而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盖面茶”。 根据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普洱茶饼的外形要平滑、整齐、厚薄匀称等。 目前,陈茶在市面上已经不多,同时判断上并不容易。原则上,普洱茶饼散发出来的气味,可以做为判断年份的参考之一。有甘醇气味的应该有五到十年的陈放,气味平平不带杂味的有三到五年,带有生味与杂味的,就属于新饼了。最后,还可以看茶饼的松度,因为经过与空气长期接触的氧化后,茶饼会疏松一些。 普洱茶名品位于当今西双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在昔日繁荣鼎盛时期,经营茶叶的商人开设制茶的商号、茶庄遍及各个茶山,创造出的普洱茶传统制作手工艺达到了顶峰,制作的普洱茶及其品牌留芳古今。由于品质超群,倍受欢迎,还获得了清朝皇宫赐扁嘉奖。 金瓜贡茶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 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延。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故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其制作时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此品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及初制出自西双版纳倚邦茶山。 福元昌圆茶 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光绪年间, 已历时100多年左右。《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

文章TAG:云南  小叶  叶种  大叶  云南小叶种和大叶种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