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加氧化钴着色的墨绿泥紫砂壶,这种物质比较稳定,固化在胎中在常温中也难以析出。所以,加入金属氧化物来着色由来以久,本人认为,这不能称之为"化工壶",因为添加的比例非常小,一般都在千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象炒菜用的味精一样,添少了没作用,添多了影响外观太艳俗,过多对显色有不自然的感觉。但是,我一直提倡紫砂原料零添加,做纯正的紫砂壶,回归自然,做生态紫砂壶,用明针工艺来弥补紫砂壶表面肌理的不足。

只有纯正矿料的紫砂壶才有收藏意义。那么,市场中有没有"化工壶"呢?有!而且很多,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化工壶",我个人认为,是那些做旧在紫砂壶身上涂抹有机化学涂料化妆的就是"化工壶",这一点,我在上一条问答中已经说的很详细,大家可以参考。原矿紫砂壶请记住四条特征:一是壶身表面必须干净纯粹,二是表面哑光不刺眼,三是紫砂表面肌理自然,四是用鼻子闻一下,没有任何味道

“紫砂”是现代的称呼吗?古代有什么称谓?

谢谢诚邀“紫砂”是现代的称呼 古代也就是明清的时候有众多文献对紫砂壶都用“阳羡砂壶”名之,并没有明确的“紫砂”概念。像现代紫砂艺人对紫砂土的名称也都是一直没有统一称呼,大家也都是按照开始挖的位置给以称谓,如“野山红泥”“青泥”“底槽清泥”等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民国时期收藏家赵汝珍在他的【古玩指南】中对紫砂的介绍是‘宜兴壶,产自江苏之宜兴’以地名之也。

质为陶,而非瓷。成品种类甚多,凡用具应有尽有,不过以壶最为著名耳。’在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陶瓷史】中,“紫砂”是“青泥”的“又名”:“江苏常州,所产之瓷,颇省著名。产品有粗泥、白泥、青泥、黑泥四种。粗黑二泥,近于瓦器,其制品为坛类花瓶等大件,形状粗陋,色多作红色,暗黄,或暗紫。白泥一种,为素地乳白色,光泽滋润,制品以盆类溺器等为多。

以上三种,多属荆溪所产。至于青泥一种,又名紫砂,亦名朱砂、豆砂、香灰、橙黄、海棠、竹叶,则专产于于宜兴。......所制之器......外面之色,以暗褐色居多,间亦有带暗红者,.......配合高雅,形状变化,光泽又不强烈,而文字绘画之雕刻,尤为擅长,故东西各国,甚爱赏之,若能设法推广,亦一大利源也。

”对紫砂土的名称没有确定称呼的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徐秀棠著【中国紫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才开始了对紫砂的命名:“泥中泥,岩中岩”,是紫泥、绿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统称。紫泥产于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深藏在黄龙岩下,夹杂于夹泥矿层中;本山绿泥则是紫泥层的夹脂;红泥是泥矿里的石黄,一般在嫩泥矿的下层。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紫砂  名叫  代表  送紫砂杯代表什么  紫砂学名叫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