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督抚与布政使、按察使、学政五人,基本构成了清代地方行政机构中省一级的领导班子,职务有重叠,关系很微妙。归根结底,这都是省一级的官僚体系,与此相对应的是,地方其他一级的官僚体系。道台,就是道员,正四品上下,介于省府之间,职责不固定清朝地方管理体系分为“省—府—县”三级,上面讲的都是省一级的,在省一级之下,其实就应该讲府了,但是清代的三级地方官僚体系并不完全,在省府之间又夹了一个道台衙门,掌管为道员,尊称为道台。
其实,设置这个道台,也是清廷对地方官僚体系的一个分权制衡,担心总督、巡抚职权过大,将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职权单独划出,派道员专门负责,比如粮道、河道、驿传道等。在清朝之前,这是由布政使下面的参政和参议的官职干的事,清朝之后,给拔了出来,也有直接向皇帝密奏的权力。在级别上,道员表面上是正四品官员上下,由于有密奏的权力,在有些地方的特殊道员,甚至可达到二品的品阶,完全可以与省级官僚分庭抗礼。
由此可见,清廷为防止地方造反,究竟设置了多少道“保险”。府台,就是知府,从四品,是地方行政官僚中层干部通过对省一级的官僚系统介绍,大家应该能够看出,清朝地方官僚设计的“精华”部分全是围绕着省级行政权力绕圈圈,真正到知府一级的时候,已经不在中央直接控制范围内了。换句话说,道员能够直接向中央密奏,这在清代之前是很难发生的事情,清朝办到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要直接过问知府一级的具体事务,那是相当困难的。
当然,这并不表明知府的日子就好过,由于在省一级的官员中,清朝加持了太多的杠杆,最后都是需要知府一级的衙门来完成,这就导致知府遇事,像分类垃圾一样先归拢归拢,生员方面的当然是报告学政,赋税、人事调动报告布政使,司法方面报告按察使等等。为了能够顺利交差,自然免不了上泡,由于有着更加综合的权力,知府贪赃枉法起来更是容易,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如此的豪横。
在知府下面,还有知县一级的官员,代表了清政府能够有效统治的最底层行政机构,平均在七品左右,对知府负责。全篇总结综合起来,清朝的地方官僚系统设置的十分精妙,通过这一套制度,把地方官员拿捏的死死的,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明明很多事情一个官员就能做的事情,偏偏要用一大堆的官僚来掣肘,结果就是整体办事效率极低。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卖了15万两的四川盐茶道,到底是什么实权官职?
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基本上万万不能。《雍正王朝》中,每一次的朝堂动向,都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涉及到利益分配,涉及到钱。追比国库欠款时,堂堂一国储君的胤礽,竟然也要为钱发愁,最后不得已只能卖官还债,他为何会如此山穷水尽?一、胤礽每年仅有四万两的俸禄,但面对的花销却无比巨大,要笼络人心、要讲排场、要给家庭生活费,没准还要给郑春华准备点礼品。
文章TAG:茶道 清雅 日趋 清朝 职务 使中国茶道日趋清雅 清朝茶道是什么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