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关于投茶量这个细节,有的茶友在这个题目上其实不注重,尤其是面临寿眉这类梗粗叶大的白茶。寿眉这类茶,叶片大,茶梗长。合适国度含水量划定的寿眉体积疏松,投茶时,等闲就可以占据盖碗的一切空间。有的时辰,视觉上看盖碗已满了,茶友便觉投茶量已充足。实在,盖碗中另有许多的空间,这时候候的投茶量和尺度投茶量,另有必然的差异。
因而,冲泡出的茶汤滋味平淡,没法到达寿眉该有的最好状况。从中可见,凭仗本身的感受投入茶叶,对投茶量没有一个切确的计量,每次的投茶量过量或过少,城市对终究显现的茶汤滋味有必然的影响。只要投茶量精确,才气使冲泡的茶汤茶香浓烈,汤水盈盈,给人绝佳的感触感染。颠末屡次的测试,110毫升的盖碗搭配5克的白茶,显现出的茶汤滋味是最好的。
茶友如果在取茶时没法肯定5克的白茶到底有几多,能够在茶席边筹办一个切确的克秤,沏茶之前先秤量,如斯才气更加精准。白茶的投茶量,并不是不变的。前段时候,有个茶友俄然来问,为何本身泡出的白茶非常苦涩,问过一圈以后才晓得,本来他用玻璃杯沏茶,投的仍是5克的茶量,这么一来,茶汤怎样能够不苦涩。都说事随境迁,跟着泡茶的茶具,体例的改动,白茶的投茶量,也呈现了一些小小的转变。
大家觉得哪些茶比较耐泡,一杯茶泡几次更好?
哪些茶更耐泡,一杯茶泡几次?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有绿茶、黄茶、红茶、青茶、白茶、黑茶等六大类,具体要分茶类而定。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哪些茶更耐泡?绿茶一般不太耐泡,从茶青角度而言,采青稍粗壮的茶比以芽头居多的茶类耐泡,因为茶青粗壮的茶内容物丰富一些。从做茶手法角度而言,绿茶的做茶手法主要有晒青、蒸青、炒青、炒青 烘焙,因为炒青或者炒青 烘焙会用高温让茶的条索收紧,一般条索紧的茶茶质析出会慢一些,自然就会耐泡一些。
耐泡从高到低为炒青 烘焙、炒青、蒸青、晒青。两个方面结合,我喝过的绿茶中最耐泡的是太平猴魁,200毫升的杯子,投茶3克,泡三四次口感还很醇厚,汤水也无粗感、水薄味。其次为六安瓜片、安吉白茶。炒青类的信阳毛尖、碧螺春、黄山毛峰等次之。印象里西湖龙井比较不耐泡。黄茶、红茶在我的印象里,也是芽茶的耐泡度低于采青稍粗壮的。
红茶中正山小种中的老枞红茶最耐泡,120毫升的盖碗,投茶5克,可以泡六七泡。云南的滇红是大叶种,也非常耐泡。青茶(乌龙茶)普遍耐泡度都比较高,铁观音、凤凰单枞、武夷岩茶、漳平水仙等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正常品质的茶,可以泡五六泡。在我的印象里,武夷岩茶的正岩茶,尤其是生长在沙砾、背阴处、树龄高的岩茶最耐泡,品质好的口感稍重的人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可以泡上十泡。
吴三地的老枞水仙也非常耐泡,曾经喝过一款老枞水仙,泡了十二泡汤水喝着还很有滋味。当然,乌龙茶的耐泡度还跟做茶人的手法有关,条索比较紧的茶析出比较慢,会比较耐泡。白茶的耐泡度跟采青的粗老程度以及茶树的管理有关。正常情况下,耐泡度从高到低为寿眉、贡眉、白牡丹、白毫银针。在茶树的管理方面,耐泡度从高到低为野茶、荒茶、施肥少、土质稍贫瘠的茶、施肥多、土质稍肥沃的茶。
一般白茶的耐泡度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也可以泡五六泡、六七泡不等。黑茶类基本都是大叶种,耐泡度普遍比较高,品质稍好一点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可以泡到八九泡。一般高马二溪产区的黑茶耐泡度会好一点。普洱茶普遍耐泡,茶树树龄越大,茶越耐泡。茶龄一般的茶,我喝过的普洱茶中无量山的茶最不耐泡,思茅、临沧茶区的茶耐泡度也略略逊色。
一杯茶泡几次更好?这个主要跟投茶量有关系,如果投茶量大,可以多泡几次,投茶量小,耐泡次数就应该减少,茶友可以根据口感来判断,如果茶汤苦涩开始增加、出现了水味、薄感,就应该倒掉了。正常投茶量条件下,绿茶、黄茶最好不超过三次,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可以稍多一到两次。红茶看产区,正山小种、滇红一般可泡四五次。青茶、白茶、黑茶可以泡六次以上。
感谢邀请!百花吟旗下茶叶/茶具/茶生活美学知识分享专栏;点击上方头像关注,每天与您分享专业茶知识!一、与冲泡方式有关1、投茶量选用8克,注入水量必须要平均,这样的白茶就会很耐泡;如果投茶量少而注水很多白茶就会很不耐泡。2、水温这个因素也是可以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古树白茶可以用90度以上的水温来冲泡,如果是小树制作出来的白茶为了更耐泡可以选用80-90度的水温冲泡。
3、出汤应即入即出的方式,出汤速度太慢会影响茶叶内质,就会出现不耐泡的状况。二、与白茶年份有关1、在适宜白茶存储的黄精彩,经过经过内酶或外酶的转化,内含物质变得越来越丰富,因此那耐泡度也会随之增加。白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耐泡,存放5年以上的老白茶,比较适宜先泡后煮,十年以上的老白茶,在存储与工艺都很好的情况下,一泡可以喝上一整天。
文章TAG:不耐泡 老白 耐泡 白茶 白茶为什么不耐泡 老白茶为什么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