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来源和来历是什么?什么茶最好?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探寻一个事物的来源,最好从记录该事物物名的古文字入手。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侧重于以形表意。因此,我们就有可能从记录物名的古文字字体去探寻该事物的由来。在唐代以前,中国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茶”这个字。但是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

只不过唐代以前的文献里都把茶写作了“荼”。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记录荼的是《诗经·邶风·谷风》,诗曰:“谁谓荼苦?”汉代毛亨解释说:“荼,苦菜也。”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物》解释“荼”说:荼,苦菜也。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也把荼解释为苦菜。所以荼的本义为苦菜。中国古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现有些苦菜吃了可以提神,也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把这种苦菜拿来食用的习惯。

这种用来提神健体的苦菜就是现代意义茶的祖先。两汉以前,中国的茶叶都是将鲜叶直接放进汤里做羹或者做粥的。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吃茶而无喝茶之说。但是,吃茶的鲜叶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如果想要一年四季都吃上茶,只有把茶像其他菜一样晒成干。因为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发现失去大部分水分的菜干可以长时间保存。所以,两汉至三国期间,茶就以晒青的方式出现了。

隋唐开始,人们创造了蒸青制茶法。明代人们创造了炒青制茶法。炒青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常见的制茶法。晒青被白茶继承下来了,蒸青被恩施玉露等茶继承下来了。这就是茶的来历。至于什么茶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中国可以产茶的地方太多了,不同的地方做茶的手法不一样。中国光茶的大类就有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绿茶黑茶、黄茶六大类。

每一类的产区都很大,每一个小产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的不同,做出茶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再加上每个人的喝茶经历、对茶的期望值不一样,口感偏好也不一样,对茶品质的判断也会因人而异,评判有很大的主观性,就算有了结果,也不会客观。

大家一起来说说福建省都有哪些茶叶种类?

说起中国的茶叶,不得不提起的就是福建的茶叶。在福建茶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必备品。在这里,人们每天都要喝上一杯茶,从清晨到晚餐前,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文化。事实上,福建茶叶可以归类为五大种类。这五大种类立足于茶叶界数年且“周游列国”,得到不少爱茶人士的青睐。其分别为天山绿茶、正山小种红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茉莉花茶,五种茶叶隶属于福建出产,品质正宗。

福建茶叶之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福建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政和、或者说乡桐木关一带,也称"桐水关小种或"星村小种"。坦洋、北岭、屏南、古田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质地较差,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正山小种红茶的外形圆直肥壮,茶色乌润,茶汤金黄浓厚,甜醇爽口,叶底 红亮,香味具桂圆风味特色。

其品质独特之处在于在制茶烘干工序中,以松木闷燃加温产生松柴 油烟,让茶叶成品吸附烟味。福建茶叶之安溪铁观音安溪铁观音是到了清朝才开始出现的茶种,经由安溪县的后人不断培育和改进制茶工艺,成为今天闽南乌龙茶的极品。从二十世纪 初以来, 获得数次茶叶界金奖。 铁观音外形有似蜻蜒头、青蛙腿,汤色金黄清沏,带人参味,具兰、桂香气。

福建茶叶之天山绿茶天山产茶历史之久,在三国至晋期已有产茶,唐有“蜡面”贡茶,宋产团饼茶,明清制“芽茶”贡品。近代改制烘青绿茶,炒茶,称“天山绿茶”。天山绿茶品质素以“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色称著。传统的天山绿茶外形条索壮实,色泽翠绿,鲜香持久,汤色碧绿,滋味醇厚,叶底嫩绿肥厚柔软。福建茶叶之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为闽北乌龙茶上品,它源于清末,盛于民国初。

产于武夷山三十峰,七十二涧,九十九岩中,有“岩之有茶,非岩不茶”之 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产制“肉桂”茶,为武夷岩茶珍品。武夷岩茶品类繁多,品种丰富,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四大名丛。还有以茶树命名的水仙、奇兰、梅占、肉桂、雪梨、桃红、毛蟹等,其品质各具特色。武夷岩茶的成茶,条形壮结,色泽绿褐,为“宝红”,有的叶面呈蛙皮状小百点,汤色深橙黄色,具有“岩韵”,冲泡 五六次余韵犹存。

福建茶叶之茉莉花茶福建省产茉莉花茶其实并非异事。早在明朝初产,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已开始大量生产,畅销华北各地。福州茉莉花茶品质优异,花色繁多。有天山牌银毫、明毫、春毫茉莉花茶;罗星塔外事礼茶、龙团珠茉莉花茶等数十种。其珍品外形披有白色茸毛,茶茶香东的蕉城、福安、福鼎;闽北的政和及沙县等也曾产制许多茉莉名品。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茶区  名茶  江南  福建  福建江南茶区名茶生产省  江南茶区有哪些名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