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食品,是文化,是经济,是人类精神物质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人类的社会活动过程中,茶叶以其特殊的多样性存在。因此,单纯地讨论茶叶的树种起源来定论茶叶的起源国家过于片面。基于茶叶在人类生活的多样性,而且中国在茶叶方面的历史文献,种植栽培,生产制作,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历史记载与传承,远远早于其它任何国家。

宋明时期的点茶道在当时的发展是怎样的?

«汤花变幻说点茶» 之一从 : 西晋杜育"煥如积雪" 到明代文必正 "浅瓯吹雪"戏看一盏汤花的千年变幻唐 陆羽 《茶经·五之煮》:“凡酌,置诸盌,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从沬至饽,从饽至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一个一盏茶汤从水到乳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乳交融,会出现水乳交融奇观,一条,甚至多条水乳交融线隨着外力的变化,时隐时现,构成一幅须臾散灭而隨时出现的图案,产生汤纹水脉之茶变之变的汤花变幻现象。

这种一盏茶汤在外力作用下,使茶叶内含物某些物质在状态和形态上发生变化,是在茶汤的沬……饽……花变化过程中汤纹水脉产生须臾散灭茶变之变的物理变化现象。五代十国(公元891~979)时期,有陶谷(公元970年前)记载: ”近世有下汤运匕,別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谓茶百戏”。

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种茶汤汤花的变幻现象。一盏茶汤的汤花变幻过程中,在某一阶段所展示的茶变之变。是依据饮茶方式改变而变化的,而一盏茶汤的汤花分别存在于三个不同品饮方式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唐代的煮茶法时期。第二个时期,宋代的注点法时期。第三个时期,明代的撮泡法时期。三个时期相互交错,相互补充,互为发展。

而毎个时期的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又留下了点滴印记。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以唐代陆羽«茶经»为代表煮茶法所点化的茶汤汤花变幻。如 :1.元 稹 : "碗转曲尘花"。2.皎 然 : "箸碗聚生花"。3.王 维: "箸处是莲花"。4.白居易:"沬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5卢 仝:"白花浮光凝碗面"。

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是以赵佶«大观茶论»"注汤击拂"为代表的注点法所点化的茶汤汤花变幻。如:1.吕愿中 : "茗碗已惊浮雪浪"。2.蔡 襄 :"独对炎晖看雪花"。3.欧阳修 : "试目向空看乳花"。4.杨万里 : "吹作春风白雪花"。5.赵 佶 : "捧瓯相近比琼花"。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是以明代朱权 «茶谱»"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撮泡法所点化的茶汤汤花变幻。

如:1.朱 权著«茶谱»,详细介绍撮泡之法 : "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茶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与啜瓯,置之竹架,童子捧献于前。"2.黄龙德 : "烹点得应,云脚渐开,乳花沟面"。

3.许次纾 : "乳嫩清滑,馥郁鼻端,病可令起,疲可令爽"。4.张 源 : "雪涛为上,翠涛为中,黄涛为下"。5.文必正 : "浅瓯吹雪试新茶"。历史上对一盏茶汤"汤花变幻"的现象,没有图案,专著留存,现代只能参考古籍有关记载,用现代的茶品和物理方法去恢复,还原一盏茶汤的变幻现象。这种对"汤花变幻"现象,各个历史时期的叫法是不同的。

1,宋以前对"汤花变幻"现象叫茶百戏,乳妖等。2,北宋时期这种玩茶饮茶方式进入宫廷士大夫阶层,对"汤花变幻"的说法比较文雅。诸如:琼花,乳花,雪花,没骨画等等,统称点茶。3.南宋时期把"汤花变幻"过程中加入杂耍技巧,称之谓分茶。分茶记臷于«武林旧事»,收录于«中国百戏史话»。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古人的踪迹 ,共同从史书中的点滴去探索: 一盏茶汤汤花的千年变幻。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吴理真  植茶  始祖  朝代  吴理真是哪个朝代的  植茶始祖吴理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