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干茶和叶底泛红,滋味苦涩不爽口:这也是由于杀青不到位造成的,茶叶杀透,温度太低,时间过短或者翻动不均匀导致的,茶叶中的酶没有被及时遏制,导致茶叶出现了轻微发酵。发酵后茶叶的茶色会变红,冲泡后舒展的叶底更为明显,茶味苦涩不够清爽。3、叶底上有大量黑色、褐色的斑点:上面两个是因为杀青不到位,没杀透,这第三点则是因为杀青过度造成的。

杀青时间过长,温度过高,茶叶翻动不均匀,会造成茶叶被烧灼,简单说就是炒糊了。茶叶表面出现焦糊斑点,滋味和香气带有焦糊味。就这些,大家以后在判断茶叶质量时,要注意这些特征。客观公正有用的茶知识,与大家一同了解,请关注公众号:承艺文化(ID:chengyimc)浏览器 搜“承艺*茗茶”、“安吉承茗茶场”即可,望大家支持。

茶叶采回家自己怎么做?

茶叶采回家做新茶是有技术的,最起码要掌握几个关键的步骤。第一步,杀青,就是用柴火将大铁锅烧到底部微红,(大约在温度170度吧)将鲜叶放入,锅内发出响声为宜,再用手或竹扫在锅中翻动或转动,要快,用力匀,直到叶子柔软即可,速速出锅。第二步,柔汁,散热。将炒好的鲜叶,置于竹盆中,用手反复柔动,先重力后轻,达到茶叶手感有茶油汁为宜,柔后抖动,散开,通风。

上面两步,有的做三遍,有的两遍。第三步,烘干,将柔做好的茶叶置放在烤茶叶的烘笼上,下面将木炭烤之,注意火的大小就好。待到茶叶变干但不是全枯干为宜。第四步,也是关键一部,将百分之八十干的茶叶,再次放入铁锅中,用文火,(手感烫热)用手在锅中转炒,翻动,出锅若干次,是因为有的茶叶在烘笼上受热不均,加之叶有老,嫩之分,在这次中要一一分批出锅,达到全干,叶尖上观见有少许白粉状为好。

同样是高温杀青,为何普洱生茶与绿茶区别如此之大?

首先谢谢头条官方和茶友的邀请,谢谢这份肯定和信任。自己爱喝茶,也学茶做茶,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茶友们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这个朋友提的问题很好:同样是高温杀青,为何普洱生茶和绿茶的区别如此之大?这也是很多茶友的疑惑,感觉生普和绿茶的工艺类似,为何一个是普洱茶,一个是绿茶,无论茶分类还是茶的口感滋味、后期表现,差别会如此之大。

咱们来捋一捋。虽然两种茶大体的工艺相似,都要经过高温茶青,但他们杀青的程度是不同的,这也是决定两款茶后期差别的关键所在。虽然是高温,但温度还是不同的。绿茶的杀青温度通常180°以上,不同茶类会有不同,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去除青味儿,快速钝化氧化酶的活性,锁住茶叶的嫩绿鲜爽,也正是因为足够的高温限制了茶青的继续发酵,这类成茶发酵度基本为零的茶,才分类为绿茶

普洱生茶则不同,虽然也是过铁锅杀青,但是生茶的杀青温度要比绿茶低很多,只有85°左右,目的是为了在确保去除青味儿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持茶内酶的活性,以便普洱茶后期有足够的转化活性。除此之外,绿茶无论碳火烘干还是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也是很高的,而普洱生茶采用日晒干燥,温度则低很多,也是为了保证茶内酶的活性。

对于古树茶杀青工艺,老杀好还是嫩杀好?两者之间对普洱茶的品质有何不同?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懂茶帝】茶叶杀青有一种说法:“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是茶叶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对茶叶的品质影响非常大,绿茶黑茶、黄茶等茶类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杀青。杀青的目的有三:一是利用高温破坏酶活性,防止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二是除去青草气,并发生一定的热化学反应,为茶叶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三是蒸发部分水分,使叶质软化,便于塑造美观的外形。

为了实现这些杀青目的,制茶的人需要掌握一些技术要领,例如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投叶适度,抖闷结合,杀匀杀透。其中有一个要领就是“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手工锅式杀青▲滚筒杀青机“老杀”,是神马意思?它的意思就是,杀青的时间长一些,脱水程度重一些,杀青叶含水量控制低一些,有利于保持叶色和做形。因为嫩叶含水量率高、酶活性强、纤维素含量低,所以要“老杀”。

嫩杀是什么?与嫩叶相反,老叶含水率低,杀青的要领应与“老杀”相反,称为“老叶嫩杀”,以利于成条和减少碎末茶。杀青叶含水率应控制在适宜幅度,一般来说,嫩叶为58%-60%,中档叶61%-62%,老叶63%-64%。恐怕很多人会以为,细嫩的叶片应该嫩杀,老叶才应该老杀,没想到事实与我们的直观感受正好相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杀青  多少度  普洱茶  火候  茶叶  茶叶杀青多少度  普洱茶的杀青火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