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应暂缓推行”,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汉字简化工作被迫停止。后来汉字简化运动解放区开始执行,这些字又称为“解放字”。1950年主席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这项巨大的工程一波三折, 一直到2000年第九届人代会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结束语现在简化字已经完全普及了,但是很多人又开始呼吁恢复繁体字。

当年推广简体字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认字水平, 如今这项使命已经完成了。而且目前手写文字的比率越来越小,用电脑打字越发普遍,很多当年推广简体字的因素已经不复存在。港、台一直在使用繁体字,并没有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不过繁体字的字形过于繁杂,甚至同一个字十几个写法,对于国人识字也是一项考验,可能会在学习和沟通上降低效率增加成本。

简体字“这”和繁体字“這”有什么区别?

简体字的“这”,和繁体字的“這”,有区别吗?意义上没有区别。区别只在于简体和繁体。楼上有高人说了,这个字由繁到简,是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 年,民国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确定的。词表包含了324个简化字。见上图。这个简体字表公布后,受到了时任民国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的激烈反对,跑到蒋氏介石的办公处大吵大闹,搞得蒋氏无可奈何,1936年2月,蒋氏以国民政府名义发文,称此表“不必推行”。

但实际上,已然无法限制社会上对这324个字的使用了。可以确定,“这”和“這”只是简繁关系,并无任何意义上的不同。当年为何简化这324个字,一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大批如钱玄同等著名学者,提出应该简化繁体汉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时期以来,在使用中,至少有一千多个汉字已经被简化了,只是没有经过“官方”确认而已。

这324个字的简化,是顺势而为罢了。“這”简化为“这”,亦应如此。只是,“這”何时被人们简化为“这”,一时难以彻底搞清。第一,很可能与王羲之等顶尖大家的草书有关;第二,这个变化过程,应该在明清阶段。说与王羲之等顶尖大家有关,是因为后来的许多简化字,在右军大人,以及苏轼等等那里,已经被简化了。“這”字的“言”,简化为“文”,很可能与他们的草书书写的“言”,逐渐变成了“文”。

王右军的“言”这样——虞世南的“言”这样——“言”与“文”义近形近,于是,后人们“照猫画虎”,把“言”假借为“文”也未可知。其实,“這”,本身就是假借字。《说文》里,没有“這”字。初造此字,当在魏晋。南朝的《玉篇》收录此字,释曰:“這,迎也。”音“yan”,就是和“唁”音同。古时,最早,不说“這那”,而说“彼此”。

后来,在唐代,用 “个”字,繁体是“箇”或“個”,作为“這”的代词。李白《秋浦歌之十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这里的“箇”,实为“这”之意。《旧唐书.李密传》:“(隋炀)帝曰:‘箇小儿视瞻异物,勿令宿卫。’”此“箇”也意为“這”。又逐渐,“箇”成为量词,开始用“者”作为“這”的代词。唐代齐己《道林寓居》诗云:“青嶂者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

“者边”就是“這边”。“者”与“這”音近,从唐代开始,此两个字经常相互假借。唐郑綮《开天传信记》曰:“者畔有那畔,那畔有這畔”一诗中,既用“者”,又用“這”,所表达的,都是“這”。自此,“這”原来表示“迎”的含义,逐渐消失了,而且逐渐取代了“者”,就是表示“這”的专用词了。这个过程,大约到宋代就完成了。

南宋毛晃说:“凡称此箇为者箇,俗多改用這字。這,乃迎也。”他的意思是说,别忘了“這”的原意是“迎”。“這”先表示“迎”。表示“這”含义的最早是“箇”;然后是“者”,假借了“這”,其实还有“遮”。最后,就剩下“這”了。再往后,又被简化成了“这”。后面这些话有点儿跑题,只是感慨汉字太有趣了,没忍住。所以敬请原谅。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简体  云有  云长  真品  01简体云有多少批  真品01简体云长什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