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股东套出资金以后,往往会从事其他的投资业务,特别是这几年宏观经济环境不佳,中美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很多投资其实是收不回钱的,这就是的大股东会想方设法从不同的地方套出资金,而上市公司平台就是最好的提款“银行“。而出现损害上市公司行为的大股东,绝大部分都存在高比例的质押,这一点值得投资者去注意。根据wind的一份数据统计显示,截止截至5月14日,沪深两市共有187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超过5%)有股票质押的行为,其中大股东的质押比例在70%或以上的共有789家,在有质押的上市公司总数中占比达42.04%。
而这里面第一大股东的质押比例的股份数和比例更高,下面提供质押数最高的前20家上市公司名单供大家参考。要知道上面的数据已经是从上市公司整体层面去看的,如果是回到上市公司大股东上来看,情况只会更糟糕。比如质押比例前三名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比例就没有低于96%,第一名的藏格控股的前三大股东都是100%质押的。
对于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是要小心的,因为大股东有太多的方法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和内控制度的薄弱去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特别是那种主营业务前景不明朗,经营现金流又比较紧张的上市公司,如果还有存贷双高,那最好还是选择远离,因为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企业的经营压力是不小的,这么多的因素叠加只会让上市公司的步伐越发沉重。
分拆上市正式开启,分拆上市后对原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是不是利空?
分拆,应该是监管层希望资本市场活跃的一个手段,对于原上市公司而言,未必是好事,反而李龙飞的作用更大。从“主题性”角度来看,一个新概念,比如分拆主题刚出来,市场肯定会有热炒,诸如涉及子公司或者投资标的上科创板刚出来炒了半年多,结果,依旧跌回原形,典型的如张江高科。分拆概念也是一个道理。从分拆本身来看,不利有以下几点:第一,股权稀释。
因为你原本持股在分拆上市过程中必然要增发新的股份,必然就会带来对原有持股比例的稀释,以及原有持有该公司股东的利益的稀释。第二,原有比如持股超过51%可以并表——营收和利润可以并表,带来估值模型的提升或者有利于市值,而分拆以后,变成“投资收益”,也会因为分拆上市成行地出现一次市值刺激。但是,分拆完成后必然要造成:第一,出表,即营收或者利润不再并表,未来的投资收益按照稀释后的股权的自然增长或者下降而增长或者下降。
第二,是否列为“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原始入股价值计入报表,还是按照“权益法”根据市值波动计入报表,从而造成市值根据分拆之后的上市子公司市值变动而变动。第三,原本可能不存在同业竞争,因为属于多数股权或者控股或者完全子公司,而分拆之后需要“同业回避”,那么究竟是原上市公司“回避”还是分拆子公司“回避”?一定会有一个受损!从分拆的好处来看:第一,制造新的主题性炒作机会,比如涉及子公司上科创板的炒作,之后回归正常——多数都跌回原形。
第二,增加融资。分拆必然是为了IPO,也就是融资。而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即可能加快子公司业务发展,也可能类似目前资本市场典型的圈钱和有利于减持。第三,引入新的投资者和长期战略投资者。分拆过程中存在公开募集和定向募集,以及分拆前的入股,可能会带来新的投资者,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总体来看,监管层提出“分拆”概念,顺应了市场的主题性炒作需求和加快融资的需求,但是,从历史上的“估鼓励兼并重组”,“鼓励集团整体上市”的历史,构成了现实的矛盾——为什么过去鼓励整体上市,而如今又反向鼓励分拆上市?这之间的矛盾,是否就是指向了“市值管理”和“加速融资”而提供了新的“政策工具”?是非由未来来评定吧!。
文章TAG:白茶 福鼎 三板 相关联 股份 福鼎白茶股份新三板挂牌上市 白茶股份相关联上市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