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新工艺白茶和传统工艺白茶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从名字里不难看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工艺”。顾名思义,传统工艺白茶是指采用传统制茶工艺制作的白茶,一般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是萎凋,将白茶茶青薄摊在水筛上,离地70厘米进行晾晒,令茶青内的水分不断流失。第二道是烘干,萎凋结束后再采用低温慢烘的方式,将隐藏在茶青深层的水分烘干,最终令含水量下降到8.5%以下,达到白茶的品质要求。

新工艺白茶的制作更加复杂,因为在萎凋与烘干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揉捻与轻微渥堆。揉捻的目的在于令茶青的细胞壁破裂,使得内含物质释放到茶青表面,形成不同于传统白茶的风味。不过白茶讲究不炒不揉不杀青,新工艺白茶从根本上违背了这一原则,因此属于再加工茶,与传统工艺白茶并不相同。想了解更多专业茶知识,欢迎关注【小陈茶事】。

优质的春白茶是什么样的?怎样区分?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品质好的白茶,普遍都有三个共同点。即好的产区、好的工艺和好的储存。无论春白茶或秋白茶,都可以通过这三个标准,对白茶的品质进行判断。好的产区,决定了白茶的先天。比如福鼎太姥山的高山白茶。海拔高,温度低,茶树为了御寒,会积累更多养分。人烟少,空气清新,茶叶风味自然。

高山云雾环绕,挡住了阳光的强烈照射,所以茶树接受的多为柔和的漫射光,生成的苦涩物质少。又比如公路边上的平地白茶。每时每刻,都在受着汽车尾气的干扰,这会使得白茶带有比较多的杂质。平地缺乏山壁遮挡,也没有云雾环绕,被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烈度大,生成的苦涩物质多。这一对比,自然是高山白茶的品质会更优异。好的工艺,是白茶的加分项。

到位的、标准的、娴熟的工艺,可以在保证内含物质不流失的同时,排走白茶内部的水分,从而达到国标要求的含水量标准。而不好的工艺,不仅会让白茶的养分流失,而且含水量也无法达标。这些过量的水分,会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加重白茶的发酵程度,导致香气减弱、滋味下滑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茶叶发霉、变质。以春白茶中的寿眉为例。

好产区、好工艺加持的白毫银针,其外观颜色是嫩绿、翠绿色的,白毫干燥、蓬松,叶片轻轻一捏就能被捏成粉末状。如果工艺出了问题,比如含水量超标,那么白毫就会紧贴在芽头上,叶片也格外有韧性,不容易捏碎。好的储存,能让白茶越陈越香。好产区、好工艺加持下的白茶,内含物质丰富,为物质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储存到位,符合密封、干燥、阴凉、避光、无异味的要求,白茶后期就能够越陈越香。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白茶  三招  正宗  辨别  鉴别  三招教您鉴别白茶品质  如何辨别传统正宗工艺白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