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00元一斤的小罐茶”涉嫌征收国人的智商税,到“大师作”的广告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自小罐茶问世以来,顶着“茶中贵族”的小罐茶,一直充满了争议。小罐茶在传统媒体营销上虽然有优势,但是却十分头疼如何利用新媒体营销方式,去渗透到更多年轻用户心智中,不论如何努力,写出来的文案还是带有浓厚的老年干部气息。

“小罐茶,大师作。”真的那么好吗?

有幸,三次喝过小罐茶,可以说说喝的感受,没那么多对于品牌的认知,也不清楚小罐茶的市场营销,就事论事,就茶说茶吧。第一次喝的大红袍,虽说谁也不敢拍胸口说自己喝过真正的最好的大红袍,我还是对它充满期待。第一印象是少,4克吧,3个人有点傻眼也勉强,选了最小的壶开始膜拜,然后就是第二印象,不耐泡,4泡以后就是水了,还没心生膜拜感动就退去了。

第三就是香,确实很高香,但香味的层次太高,浮于头顶,导致韵味不足,没有后味,舌尖感受猛烈,舌根几乎无感。第二次和的白茶,这茶我不懂,同样是不耐泡,豆浆味很足,够鲜。第三次是普洱,熟的。首先说一下,因为媳妇儿的原因,我对熟茶很挑剔,首要的是岁月感,年份要够,仓储要合格,转化要好,味厚,糖度高,汤色透,干净,最后回味要有岁月的印记。

而小罐茶的这款,没一样占了……,可能就是干净吧,熟茶的发酵工艺决定了新茶和散茶只能归类为速成茶,替代生茶刺激性的,根本不能和好的熟茶相提并论,小罐茶的茶叶等级很高,喝熟茶的大咖都知道,熟茶不能用高等级的叶底,最好是混合黄片和粗茶,发酵后才有更好的效果和口感,值得存放,高等级叶底存久了苦涩会重。最后就是价格,小罐茶的各种噱头就不说了,都是为了价格而存在的,喝茶和大师做的有什么关系?陆羽是会喝还是会做?广东人吃川菜本就觉得太辣太重口,厨子是不是大师有什么用?这茶就是香,新人喜好铁观音也是因为香,所以它的特点很明确,茶香。

“小罐茶,大师做”成为了虚假宣传,向80后征收“智商税”?这家企业会倒闭吗?

这个事情由几个大V发酵后,可谓是风生水起,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侮辱,被征收了“智商税”。2017年小罐茶已经实现盈利,再短短的两年内,营业额已经逼近国内最大的茶企,零售额达到11亿元,而且据企业负责人说小罐茶一再断货,实际营业额应该会更高。有人深扒了小罐茶的企业创始人,竟发现其与“8848手机”的创始人是同一个人,同时经他之手打造的还有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

几乎全是大家家喻户晓的商品。大家可能会觉得惊讶,这个人也太厉害了,从电子产品到健康类产品到通讯手机现在又到茶叶行业,可谓是人中龙凤,什么都精通啊!其实杜国楹真正精通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营销之道。他的创业之路每次都十分类似: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营销。而且选择的重心都是最后一个环节投放巨资,在央视轰炸式推广!也就是说,他卖的从来都不是商品,而是品牌。

如果你看中的商品,那么真的不值。80G的小罐茶卖到1000元,那么一斤的价钱就在6250元。我们看到京东上特级大红袍一斤的价格在500元左右、张一元特级茉莉花茶叶价格在1000元左右、八马茶叶的特级铁观音一斤在1200元左右、凤牌特级滇红在1500元左右。按照市面上最贵的价格计算,80G的小罐茶也顶多卖200元,结果豪华的包装、八位大师的加入、广告一轰炸就卖到了1000元。

难怪大家说小罐茶是天价茶!另外,小罐茶还受到诟病的是误导消费者:广告词是“八位大师来自制茶的原产地,传承了正宗的制茶技艺”,而八位大师则是代表不同制茶技艺的传承人。让人似乎觉得小罐茶是八位大师做出来的,至少也得是监工把。但有人算了一下,每位大师全年无休,每天要做220斤茶。真的是太辛苦了!非人力所为啊!而这八位大师真正的身份都是企业家、厂长、院长,各有各的企业,应该没有那么多功夫来监工小罐茶吧。

 8/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下一页

文章TAG:小罐  一年  小罐茶如何呀  一年卖20亿的小罐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