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口感判断普洱茶的树龄?古树茶有哪些特点?

欢迎关注【懂茶帝】!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很是独特,单从口感无法判断,需要结合茶的气、香、味、韵。普洱的魅力就在于一个山头一个特性与口感。单从口感判断比较片面。但古树茶的口感变幻丰富,每一泡或者不同的冲泡手法的感受都会不同。入口后的汤韵口感大致会有以下几种:顺滑、厚重、粘稠、淡薄,浓厚、平稳、浓烈、化痰、生津、回甘、回甜、苦涩较显但能化开、山野气韵、杯底留香等,甚至有的古茶树喝了之后会有茶气。

干茶外形、汤色、香气、叶底也是鉴别也是古茶树的重要参考。可以鉴别古树茶和台地茶的。大概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去看:第一,看采摘时间。春茶出来的时候,越是低海拔,修剪、施肥、管理的台地茶发芽发得越早,反而大树、古树这些品质越佳的茶,会发得越晚。极端的还有在4月底5月初才发芽的古树。由于古树生长在原始森林里,周边杂生着许多高大的树木,阳光照射不到,茶叶就发的很迟,但是这种迟发的古树反而口感很好。

由于云南西双版纳处于北回归线,春天来得很早,低海拔的台地茶从3月初就开始陆续发芽了。所以说茶友们看出厂日期是3月15号左右的,多数是台地或者小乔木。一般情况下,大树、古树的采摘时间是3月底、4月初,干旱年份除外。第二,看叶片厚度。由于叶种的不同,各山头鲜叶的厚度不一样。但是同一山头,同一叶种,肯定是树龄越大,生态越好,人工管理越少,叶片越肥厚。

第三,看叶片颜色和手感。古树相对于台地,小乔木来说,鲜叶通常更加墨绿(颜色更深),而且手感更加光滑,古树茶的鲜叶像绸缎一样,台地就比较滞手。第四,看叶脉。古树茶的叶脉更加清晰、凸显、隆起、粗大。台地茶叶脉瘦小,不显。从叶脉的对数上来看,树龄越大,对数越多,这个前提是必须要是同一叶种,拿普通大叶种来说,野生型古树多在13对以上,过度型和栽培型多在11对以上,改良型多在6对以上。

最近关于普洱茶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检测出来了大家怎么看?

我觉得就是一个黄曲霉毒素的问题。看你怎么看了,个人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是不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过的茶。普洱的功效大家都清楚,减脂消食,功效强大,喝了还能睡的着觉。好是真的好。大家对于花生、豆子、松子这些食品都挺喜欢的、但大家也会区分,也不会觉得花生致癌,豆子致癌,松子致癌。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普洱茶是不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过。

方舟子说过喝普洱茶致癌,吃转基因长寿,这个说法有依据吗?你是如何认为的?

吃转基因长寿的说法,并没有看到方舟子有相关的言论,但他确实说过喝普洱茶致癌。之所以有这么一说,是因为他提出,普洱茶当中含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于是他便得出了普洱茶致癌的结论。他所援引的证据,是来自广州的一项调查。在这项调查中,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实查出了在抽取的70份样品中,有10份样品的黄曲霉素超出了标准5 ppb,事情似乎已经被证实。

然而,这个结论着实太过武断了。首先,普洱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另外含有各类有机物,尤其是生物碱。这样的成分构造决定了普洱茶并不容易被黄曲霉菌感染。真菌的繁殖需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条件,黄曲霉比较容易在高碳水高脂肪的食物中生长,如玉米、花生等等,都是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食物。而普洱茶这种食物,则更易于黑曲霉的生长,这也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真菌,但它和一般的蘑菇一样,对人体并无伤害。

而在广州的这项调查中,针对的并不是一般的普洱茶,而是“湿仓”储存的普洱茶。湿仓其实是一种违规加工过程,相当于用造假的方式,加速了普洱茶的熟化。所以,这一调查结果,有力地证明了,采用这种以假乱真的办法加工普洱茶,是一种危险的做法,绝不能姑息。但这一结果不能说明普洱茶就是会含有黄曲霉素。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常说一句话,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即便普洱茶当中含有微量黄曲霉素,其危害相比于粮食来说,也要小得多。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下一页

文章TAG:普洱茶  送检  检测  报告  普洱茶如何送检  四大品牌普洱茶检测报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