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2020年的普洱茶春茶季,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已经全面显现了。这种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用简单的大或小来说明问题。总的概括就是三句话:整体下行,局部平稳,凶险与机遇并存。 一、整体下行云南的疫情相对要轻,而且春茶的采制加工最快还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全面开始,所以抛开资金投入问题,疫情对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没有外来资金的直接注入,茶农及大大小小的初制所仍然会完成和往年相差不大的加工量。而从峰哥与临沧本地茶厂朋友的交流情况来看,不同程度的存在撤单现象,严重者目前没有一个订单可以确定。这样就直接造成两个结果,一是除一些名山头外,大多数鲜叶价格将会下行,直接影响春茶成交价;二是茶农自己加工的量会有所增加,卖鲜叶的量会减少,也就是说茶厂、初制所的春茶存量会减少,茶农手上的茶会增加。

二、局部平稳说局部平稳有些不够准确,因为这个局部是个很小的角落,也就是指一些名山古树普洱茶。比如临沧的冰岛、昔归、小户赛,西双版纳的老班章、曼松、易武等山头古树茶。这些山头茶本身产量小,往年都是供不应求,所以今年的疫情下,影响不会太大,保持平稳是肯定的,不上涨已经是好事了。虽然疫情影响经济,但我们不能小看顶级普洱茶需求者的购买力。

三、凶险与机遇并存从峰哥的朋友及客户反馈的信息来看,沿海及北方城市的大多数茶店目前都不允许开门营业,市内供货靠配送,市外用快递,直接导致销量严重下滑。但也有不受疫情影响经营的少数店主,这类人的优势在于面对的客户群体是忠实茶客,而不是公务用茶的人群!而且,经此一“疫”,很多人都更加注重保健问题,而喝普洱茶已是公认的好方法,所以会有更多人群加入。

云南普洱茶每年成百上千吨的台地茶都哪去了?

普洱种茶的来说下吧。大概二十多年前,我还没出生,我爹带着怀有身孕的我妈在山上开垦了一小片茶地,那时候的茶树苗是我妈不知道到去哪里找来的种子自己秧出来的,因为是开垦的台地,所以我家叫那块地就叫台地,其实挺大的,但是茶只种了2.7亩,那个时候根本没人做茶叶生意,都是自己家想喝茶种的。后面我们家做生意,我爷爷奶奶又老了,家里的地没人种,把大部分地都种上桉树,茶地依然保留,老人家不愿意来城里和我们住,在山里住惯了,就管理茶地。

村里很多人也跟我家类似,反正外出打拼的多,在家种地的少,山地空置出来很多。大概十年前,广东一家茶企租用我村的集体用地(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叫),半支山脉都种了茶,说是租用,从来,没有见过一分租金,说老百姓土地入股,占股份,寨子里的人开会签字自己的名字还写不全呢,谁懂股份,再者公司财报谁见过,所以他们赚没赚,都不会有分红的,就是霸占使用,寨子人文化水平低,但是不会搞事,那个公司种下去茶,就让人自己管理,每斤很便宜价格收购鲜叶。

近几年开始流行生态茶有机茶,我们那边生态环境超级好,说白就是特别穷。就把那里定为有基茶基地,其实还是台地茶。我自己家茶叶我们开始喝不完,我就给我爷爷说不用用肥了农药不要撒,就你那几亩茶,一个月也没几斤,我让朋友圈消耗了,比他卖给茶企高一些,比茶企放到市场价格低,大家美滋滋,关键我家那茶还争气确实好喝

有一次爷爷说要买点催芽素来喷,要提高产量,我说怎么会有这个东西,他说人家大茶地的都在用,我就多问了一句:不是有机茶基地吗?怎么还用这些,我爷爷说怎么会不用,肥料农药都用,催芽素都用!我又问他:茶厂的人看见怎么办?你猜我爷爷怎么说,他说:就是茶厂的人拿来卖的(指催芽剂和茶肥等)而另一头,我在某宝搜索了该茶企的旗舰店,里面的产品就没有一款诚实的写台地茶,出门地方就写山脉名字,不出名地方就写生态茶有机茶。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云南  春茶  普洱  普洱茶  亩产  云南普洱春茶的亩产是多少  改革开放后云南普洱茶简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