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很有趣。不过我现在还没来得及深入去研究。从我的研究来看,清代的茶人似乎没有明代那么多。明代有很多文人,他们在江南一带,都很爱茶,写了很多的茶诗,画了很多的茶画。这些明代江南文人的审美趣味,极大地影响了乾隆皇帝。乾隆茶舍试泉悦性山房遗址乾隆十六年,他第一次南巡,回京以后,就模仿无锡的竹炉山房,在玉泉山静明园复制了一间“竹炉山房”,又在香山盖了一个“竹炉精舍”。

他访问了苏州的“寒山千尺雪”,回京以后,在不同的地方盖了三个“千尺雪”。这些茶室空间,他陆续盖了将近20个,装潢简洁素朴。里面放置的,是他个人专用的茶器,也和清宫惯用的华丽彩瓷不同,用的是素雅的宜兴茶壶和竹茶炉。这都是遵循明代江南文人的趣味。清乾隆 青花、描红三清诗茶碗他还谕令调配“三清茶”,“三清”指的是梅花、松子和佛手,其实是一种无茶之茶。

喝的时候,有时会加入真正的茶叶,比如龙井。他还有一种御制的茶叫“荷露茶”,指的是泡这种茶用的水,必须是荷叶表面收集的露水。我从典籍里面把“三清茶”的配方、制法复原出来,如今我们现代人也可以享用这种茶了。明·文征明《茶事图》局部201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位于嘉义太保的南部分院做了一个茶文化的常设展,叫做《芳茗远播——亚洲茶文化》。

在这个展览上,我根据明代文征明和陆师道的茶画,复原了一间明代的茶寮。明代很多文献里面都提到说,一人品茶得神得幽,两三人品茶得趣得味,七八人喝茶那就叫施茶,不叫品茶了。因此,我在展览上摆了一个现代茶席,上面只有四个杯子,这个理念也是来源于明代人。廖宝秀根据古画复原的明代茶寮我觉得,今天人的生活跟古人的生活其实没有两样,我们只是古人生活的延续。

我国各地对于喝茶及茶文化有怎样的理解?

茶道,茶艺,茶骊,同属于茶文化的内涵,只不过表现形式,地域,时间不同罢了。在福建泉州,有一本杂志,名曰“茶道”,里面表述的内容都是茶文化的东西。在北京有一个杂志,名曰“茶文化”,与“茶道”的内容大同小异。如果专门注解“茶道”,就是品茶过程中的“坐而论道”。“茶道”在日本是一种泡茶表演,韩国把这种表演称之为“茶骊”,中国则称之为“茶艺”。

无论怎样,都必须准备一把茶壶,几个茶杯。表演者用开水将茶叶泡上后,“三举头”,再倒入杯中,请客人品饮。这种表演优美,尤其是美女泡茶,要有茶艺。茶艺是泡茶过程中的行为艺术。其作用对推销茶叶有益。日本茶道也如此,如果做“抹茶”就不用“三举头”啦。中国用茶历史很长,约五千年之久,其中茶文化内涵丰富,一天讲一个茶知识茶故事,一生听不完茶文化,品不完茶品种。

 6/1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茶文化  带带  弘扬  礼仪  传统  如何带带我们国家的茶文化  弘扬茶文化传统礼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