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老茶客推崇古树普洱茶或者是纯料普洱茶?

比较利害的老茶客都是品茶的高手,也是寻茶的老手。其中更有一些老茶客还是一些专家级别实战专家!至于提问者提出的“为什么一些老茶客推崇古树普洱茶或者是纯料普洱茶?”这个问题,我认为每一个茶人,每一个老茶客都存在个人主观的看法。我作为一个老茶客,虽然不完全赞成提问者的断语似的观点,但是,从一些爱茶人循序渐进的追求进度来看,还是认同的。

大家都知道,每一个老茶客都有自己追求的茶,推崇的茶。要是在以前,如果是一个初涉茶的人,绝对是不会一上来就对普洱茶感兴趣。并且,对一个没有喝过普洱茶的老茶客,就是很好的上佳的古树茶纯料普洱茶摆在眼前,也会无视,因为他们心目中很可能只认同龙井茶就是最爱,碧螺春就是最爱……。这是一个消费时代的问题,一个消费圈层问题,也是一个习惯认知问题。

以前评的中国“十大名茶”中,普洱茶是无缘的存在。反而毛尖类的龙井茶,碧螺春,都匀毛尖等等却是人人追求的上佳品种。当然,这些茶叶除了简单易泡外,也是美观好看又美味的佳品,茶人的心头好。原本以来普洱茶一直以来在江南,华南一带不温不火,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可神秘的面纱一旦打开,喜欢探究的人就开始关注普洱茶了,甚至是狂热地追求普洱茶了。

加之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大鱼大肉,饮食肥腻,才让老江南人认为的“粗茶”普洱茶大行其道。虽然普洱茶不完全是粗茶,但毕竟是属于江南人认为的“粗茶”。这些茶的叶片比较大,采摘的也是产量大的毛茶,量大的同时,自古以来还在少数民族中间影响力也很大,是他们不可“一日无茶”的必需品,也是专供给边民和游牧民族的“边销茶”。

普洱茶这“边销茶”的概念,给现在衣食无忧的人们的印象是养人的茶是“粗茶”的概念认知,加之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有粗茶淡饭才是养人的文化观,以及切身体会,切实认同,切实感受。普洱茶的盛行,实际上是本世纪初开始的。人们对它的炒作,让喝惯了“细茶”的人开始转换口味。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强大,追求完美的“细茶”茶人,在认同认可普洱茶的同时,开始寻求更进一步的高阶。

这样的情况下,普洱茶的山头茶,古树茶,纯料茶的概念,就一个一个推演出来了。当然,山头茶,古树茶,纯料茶的好,并不是空穴来风,好的还是好的,优秀的肯定还是优秀的。并且,产业端还在不断地以专业的角度,认真的态度来推广这个问题,宣传这个问题。宣传推广的多了,知道的人也就多了,自然而然中,潜移默化中,情节渲染中……普洱茶就成了“神品”了,让羡慕的人追求,让更喜欢喝的人迷恋。

普洱市是云南气候最好的地方吗,气候比昆明和大理好吗?

谢谢邀请。 普洱市原名思茅,地级市,2007年报国务院同意,改名普洱市。普洱地处云南西南,海拔约1200米左右,比大理昆明低很多。属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大理昆明是低纬度高海拔,所以普洱气温比大理昆明高,湿度大,昼夜湿差小。气侯和西双版纳非常接近,如果你从昆明到那里,第一感觉是热、湿、绿。普洱主要景点有:梅子湖公园,洗马河公园,普洱国家公园等等。

普洱茶是纯料好还是拼配好?为什么?十年之后两种料的普洱茶有什么不同?

当然是纯料好,听起来好听,喝起来口感好,买起来价格也好!什么是纯料?顾名思义,纯料是相对于拼配料而言的,是同一种料,一片茶园、一个山头、一个村寨的茶叶原料,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普洱茶并没有纯料的说法,在同一棵茶树、同一片茶园里的茶也存在东西南北的差异。什么是拼配?所谓拼配,是中国茶叶传统精致工艺中的一环,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级数的茶进行搭配,取其之长,避之其短,从而让茶达到口感,香气,色泽近乎完美状态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会出现拼配茶呢?因为不拼的茶品可能会出现“两极”的口感,一部分极好,另一部分则极差。而拼配的话,可以让茶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以达到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不错、相对协调的口感。以上原因都是冠冕堂皇的鬼话,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利益,有人拿拼配茶当成纯料卖,价格翻翻,而且拼配的茶在香,型,气,韵,味等各项指标有完美的呈现,所以没有理由不拼配。

拼配其实是一项比较难的技术,没有10年以上的功力是达不到的,它考量的是师傅的经验,专业知识,评茶水平,以及对各个产区,树龄,山头,品种等方方面面的综合把控,只有很有经验的茶师傅才能做好的,一般的菜鸟做的不好,搞不好就会翻车,就会露馅,得不偿失。常见的拼配形式有以下6种:1、不同等级的拼配;2、不同茶区、山头、村寨的拼配;3、不同季节茶的拼配,通常是春茶 秋茶的拼配;4、不同仓龄之间的拼配,比如新茶 3年陈料这种;5、不同树龄的拼配,古树、老树、小树、台地之间相互拼配;6、如果是熟茶的话,还存在发酵程度不同的拼配,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间的拼配;。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普洱  地区  普洱什么地区料最好  泡普洱用什么水最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