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为胎土含砂粒较多,所以胎质较为粗糙,露胎处手感也较为粗糙。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所以我们见到的“建盏”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小编认为这也是建盏最迷人的地方。天目杯是天目釉色杯子,是瓷器釉色名。指瓷器上带黑褐色或黑褐底色上呈线条状或斑点花纹的色釉。据文献记载,12—13世纪的日本僧人从浙江天目山带回黑釉瓷器,因而得名。
所以有很多人至今还认为,天目盏其实就是建盏到日本后的叫法,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换了一个马甲,说得难听的也叫“讹传”的.建盏流传到日本之后,前面我们提到了受到了日本人的敬慕,所以当时的岛国人也想学习烧制黑瓷,还远渡重洋到中国学习,奈何一直都没有成功,但是也弄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黑瓷作品,统统都归属为天目类,所以现在比较科学的说法是:建盏是属于天目盏的一类,而且是高级类别,极品,但是说建盏就是天目盏,就不对了。
宋代曜变天目盏为何成了日本国宝?
我是一个古玩爱好者,最喜欢看的一个电视节目就是央视的《寻宝》。看着几个学识渊博的鉴定大师对着宝物侃侃而谈,非常羡慕。特别是当大师们宣布一件宝物为真品时,我也和持宝人一样,非常激动。心里反复念叨着:如果我有一件宝贝就好了。说句真心话,我只是个爱好者,只会纸上谈兵,对宝贝最多是到博物馆看见过,有些只是看过照片。
而作为日本国宝的曜变天目茶盏我就是只看过照片。照片上的此物美轮美奂,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见见它的真面目。为何宋代建窑曜变天目茶盏如此珍贵,我们却没有,反而成了日本的国宝呢?有人说,是日本人抢去的,这种说法可不对,在宋代,弹丸小国日本又封闭又落后,他们一切以中国为师,什么都跟中国学,甘做中国的小学生。据史料记载,在日本镰仓时代(十二世纪末到十四世纪),到我国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侣们,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这个名称由此得名。
曜变天目茶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一种茶器,因釉面上受窑变的作用,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圈形结晶斑点,斑点周围有一些蓝绿色的光环,曜变天目是根据光线变化的反射方向而改变其颜色,若垂直观看,斑点成蓝色;若斜着观看,其斑点成金黄光泽,这种曜变天目在世界陶瓷史上也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珍品,因为是从数十万个或百万个黑釉中偶然产生的稀有品种,是自然的窑变所形成,绝非人为预先设定而弥足希罕。
天目陶瓷难以烧制,关键在于炉温难以控制,温度稍有偏差,极有可能烧制失败,而且烧制的作品由于温度的细微变化,形成的图案也千变万化,每件都堪称为孤品。天目瓷器中以曜变、油滴、兔毫最为名贵,而曜变又居于诸名瓷之首。据有关资料记载,曜变天目在中国早已失传,目前仅在日本存有四只宋代曜变天目茶盏。由于曜变天目茶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它数量稀少。
文章TAG:茶碗 只曜变 天目 第五 第五只曜变茶碗 天目茶碗如何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