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老白茶是煮的时间越长越好吗?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煮老白茶并非越久越好,这点是许多新手刚开始接触煮茶时常犯的错误。品质优秀的老白茶,内含物质是极其丰富的,用盖碗冲泡可能十几冲仍有滋味。同样的,一旦煮的时间太久,就会导致内含物质不断释放,最终超出滋味的临界点,茶汤变得浓酽苦涩。如果想要煮老白茶的话,控制煮制时间非常重要。

首先别急着将老白茶投入煮茶壶,应该先等壶内的水沸腾后,再投入老白茶。接着再次烧水,再次沸腾即可关火,等到茶汤归于平静,即可倒出品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煮老白茶的时间适宜,内含物质的释放恰到好处,不会释放太多导致又苦又涩,也不会释放太少导致寡淡无味。滋味正好,而且老白茶内还有不少内质剩余,可以继续煮下一壶,感受好茶的风味。

哪年的白茶好喝?老白茶放久了味道会变吗?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说明问题之前,首先要说一个概念,即不同年份的白茶有不同叫法。从白茶制作完成开始算起,时间在一年以内的,为“新白茶”;一年至三年以内的,为“陈白茶”;时间超过三年的,为“老白茶”。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白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物质转化,所以新老白茶的香气并不相同。

新茶时期,白茶刚制作完成,还带着鲜嫩的香气,比如野芦苇一般的毫香,玉兰花一般的花香。而经过多年陈化,白茶的香气从原本的鲜嫩转变为醇厚,此时的毫香变成了稻谷香,花香也更进一步,成为更加迷人的水石榕香。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香气,药香。新白茶中的秋寿眉、冬片会带有淡淡草药香,味道像南方人在夏天喝的凉茶,清热祛火;经过一段时间陈化,陈白茶中的二级白牡丹、三级白牡丹、秋寿眉也有可能出现草药香,味道像根茎类草药,比如当归、防风、生地等。

以上只是一笑部分品类能够出现药香,而当陈化超过三年后,大多数白茶都会出现药香,有的似凉茶药香,有的似根茎类药香,这就是老白茶的魅力。至于哪年的白茶好喝?这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喜欢喝鲜爽的,可以选择新白茶,而喜欢喝醇厚的,则更加推荐老白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一切还得看茶友自己的喜好。

各位茶友,除了普洱白茶外,还有哪种茶存放时间越久越好?

六大茶类,绿茶是喝鲜度,红茶是喝滋味,青茶在于香气,黑茶需要煮水,黄茶已然没落,白茶是喝清爽,普洱品味岁月。从保存和品质上而言,普洱白茶以及黑茶随着时间会自然转化,不过相比白茶生普的后发酵,黑茶与熟茶更多在储存中需要考虑仓储。除掉普洱白茶的滋味感,本人曾经接触和品饮过有一定年份的青茶(10年)、红茶(6年)、绿茶(3年)与黑茶(标签写的的20年)。

从口感而言,陈放时间较长的绿茶的确不好喝,失去鲜爽度后,绿茶已经少了很多滋味,而且因长时间存放于冰箱中,难免出现杂味,存放越久,品质来说越受影响(本人尝试存了3年,茶品为蒙顶石花,感觉是一泡好茶废了)红茶来说,非本人存放,就时间上来说,影响主要在于气味和口感。相比较新的红茶,陈年红茶会少掉些许内容,香气减弱且口感饱满度降低。

个人观点也不宜存放过久,尤其是茶品一般的红茶,久放之后口感掉的更快。再说黑茶,本人曾接触过千两茶、文革砖等,如果接受那种所谓的“仓”味,黑茶也不是说不能喝。但是看着茶底上泛着的金花,对于喝茶谨慎的茶友还真不一定接受。随着时间转化,当然保存良好的黑茶也会出现别样的岁月滋味,主要还是药香木香等,具体口感优劣则见仁见智,不过黑茶还是比较适合长期存放。

最后,说下青茶。本人接触过的陈年青茶包括铁观音及岩茶(不含单丛,其中铁观音为碳焙,岩茶重焙火)。其两款茶都是经过焙火工艺,不知是有添加还是工艺处理比较好,个人喝到的两款茶都比较有滋味、有厚度,如果接受碳焙的味道,其实两款茶也还是能够久放。但时间如果过长,具体茶叶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则不得而知。本人的茶友圈曾有过探讨,对老红茶、碳焙铁管音及重焙火岩茶,其实要说都是通过重度发酵,使茶叶可转化性变弱。

经时间陈放后,茶好喝难喝就很考究茶原料品质及工艺了。或许任何茶只要品质可靠、保管得当,久放都是可以的。只是说经历存放之后,茶叶是否还有原滋原味、是否被饮茶者接受、好喝难喝与否罢了。但是建议陈放需谨慎,别让茶叶变质,不然容易喝出问题。(此回答部分为个人见解、部分属个人经历,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当然关于年份的描述大多为包装上注明,可能会有误差。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越久越  老白  白茶  好喝  存放  白茶存放越久越好喝吗  为什么老白茶越久越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