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早已经被废除,为何朱元璋要恢复?

不能把分封制说的一无是处,也应该看到这种制度对国家政权初建时的积极的一面。朱元璋在明初搞分封,对国家的稳定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大家知道,朱元璋的出身很低,是一个乞丐,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因此许多人都看不起朱元璋,尤其是那些士大夫阶层,他们从内心中都认为朱元璋不配当皇帝。所以在幅圆辽阔的明朝大地,对朱元璋不服气的人很多,如何控制边疆的广阔领土,对朱元璋的政治智慧来说是一种考验。

分封制固然有缺点,但是这个缺点往往是等诸侯壮大之后,在分封之初,诸侯还很弱小时,确实对国家起到稳定的作用,初期诸侯都是很尽心尽力的维护自己封地的统治的。秦朝的速亡与废分封有很大关系,汉朝之所以能够活下来,与刘邦对广大东部地区的分封有很大作用。曹魏被司马懿篡夺时没有任何人起来反抗,也与没有进行分封有关。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只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朱元璋是优秀的政治家,他不会看不到分封制的危害,但他首先是看到分封制对国家稳定的积极作用。象燕王、宁王、晋王、秦王等明初的各王,确实对国家稳定起到了作用。象镇守云南三百年的沐王府,对西南边的作用很大。诸侯发生叛乱都是在中央权力消弱,诸侯坐大时才发生,在初期并没有,初期往往是积极作用。

象清初吴三桂等三藩,是镇压南明势力的急先锋,对清朝统一南方的作用很大,没有它们,清朝很难控制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后来诸侯发生叛乱是后来的事,国家如果在前期都站不住脚,那还有后来的平叛?刘邦若不分封刘姓诸王,到吕后时就会灭亡。朱元璋若是没有分封他的儿子们镇守全国各地,他死后绝不单单是朱棣叛乱,而是全国各地不服气的人都叛乱。

诸侯叛乱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朝廷中央出现了问题,威信下降,不足以震摄住诸侯们。如东周的衰落是由于周幽王被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所杀,周平王靠晋、秦、郑的护卫才迁到洛阳。汉朝发生七国之乱是汉景帝听了晁错的蛊惑急于削藩,激发了叛乱。西晋发生八王之乱是由于司马衷是个白痴皇帝,贾南风乱政所致。朱棣反叛也是由于朱允炆明了黄子澄、齐泰的削藩之策,急于削藩,他若是有康熙之能,朱棣就不会成功。

那句“藩王必反”也是相对的,朝廷不逼的过甚也是不会激化矛盾的。你象汉武帝就用阳谋——推恩令,一步步是藩国瓦解。放权与收权历来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玩的好则效果倍增,玩的不好是成祸害。打天下时要善于放权,给下边人点看得见的好处,这样才有人为你冲锋陷阵,才会为你流血牺牲,否则,谁是傻子。治天下时则要慢慢收权,否则地方坐大,必生叛乱。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到最后废除宰相制度?

按照朱元璋的出生以及人生奋斗经历来看,他是一定要杀死胡惟庸的,也一定会最后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制度的。胡惟庸案,是明初政治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后来,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被合称为“胡蓝之狱”,是朱元璋为未来皇帝“拨刺”、消弱开国功臣势力的重要布局。从时间上来看,胡惟庸案长达十多年,共有3万多人被杀掉,其中地位极高的公侯一类爵位者,即有22 人,可见影响之深。

除了胡惟庸,被杀的开国功臣还包括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韩国公李善长、延安候唐胜宗、吉安侯仲亨、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申国公邓镇(邓愈之子)、临江侯陈镛(陈德之子)、大将毛骧、李伯昇、丁玉和宋濂次子和长孙等人。此外,宣德侯金朝兴、宁济侯顾时、营阳侯杨憬、靖海侯吴帧、永城侯薛显、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南安侯俞通源、汝南侯梅思祖、永嘉侯朱亮祖、淮安侯华云龙,虽然在案发前已死,也被追坐同党,革除爵位,许多人的子孙被处死。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的是宰相制还是丞相制,你怎么看?

我来回答。长页说史,独立观点,欢迎大家点评。明太祖废除的是宰相制,这个钱穆和吕思勉的书都这么说的。但其实两者意思一样。丞相,管行政,汉代三公之一。钱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紧压茶  普洱茶  朱元璋  做成  废除  普洱茶做成紧压茶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紧压茶工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