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地的老枞水仙也非常耐泡,曾经喝过一款老枞水仙,泡了十二泡汤水喝着还很有滋味。当然,乌龙茶的耐泡度还跟做茶人的手法有关,条索比较紧的茶析出比较慢,会比较耐泡。白茶的耐泡度跟采青的粗老程度以及茶树的管理有关。正常情况下,耐泡度从高到低为寿眉、贡眉、白牡丹、白毫银针。在茶树的管理方面,耐泡度从高到低为野茶、荒茶、施肥少、土质稍贫瘠的茶、施肥多、土质稍肥沃的茶。

一般白茶的耐泡度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也可以泡五六泡、六七泡不等。黑茶类基本都是大叶种,耐泡度普遍比较高,品质稍好一点120毫升的盖碗,投茶8克,可以泡到八九泡。一般高马二溪产区的黑茶耐泡度会好一点。普洱茶普遍耐泡,茶树树龄越大,茶越耐泡。茶龄一般的茶,我喝过的普洱茶中无量山的茶最不耐泡,思茅、临沧茶区的茶耐泡度也略略逊色。

一杯茶泡几次更好?这个主要跟投茶量有关系,如果投茶量大,可以多泡几次,投茶量小,耐泡次数就应该减少,茶友可以根据口感来判断,如果茶汤苦涩开始增加、出现了水味、薄感,就应该倒掉了。正常投茶量条件下,绿茶、黄茶最好不超过三次,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可以稍多一到两次。红茶看产区,正山小种、滇红一般可泡四五次。青茶、白茶黑茶可以泡六次以上。

为什么有的白茶不耐泡?耐泡的茶就一定好吗?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一款白茶耐泡不耐泡,主要看3点。第一,茶叶品质。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白茶,内含物质是丰富的。而相对的,产区、工艺、储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白茶品质受损,内含物质减少,甚至可以用“匮乏”来形容。如果说好茶拥有的内含物质,可以用“大木桶”来形容的话,那么劣质茶的内含物质只能用“小水杯”来形容了。

好茶的内质丰富,自然会更耐泡。第二,冲泡方法。经过多年的实验,白茶圈早已得到了比较正确的茶水比例。110ml的标准盖碗,搭配5克白茶,这种比例泡出来的茶汤风味,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且喜爱的。然而很多人在喝茶时,并不注重茶水比例。150-180ml的大盖碗,搭配的也是5克白茶,茶少水多,为了能够泡出足够的味道,只能延长泡茶时间,势必会影响耐泡度。

第三,出汤时间。在冲泡白茶时,村姑陈推荐用盖碗冲泡,前7-8冲用快出水,等到茶味有些淡了,再释放坐杯,让茶味重新丰富起来。而如果一开始就采用闷泡的方法冲泡,白茶的内质会超量释放到茶汤中,那么原本可以泡到十几冲的白茶,可能在4、5冲就结束了。闷泡,会让白茶的耐泡度严重受损。总的来说,一款白茶不耐泡,可以从以上3个方面寻找原因。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耐泡  紫砂壶  紫砂壶泡什么茶  什么样的茶耐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