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林黛玉如果被人发现偷看了禁书,传出去面临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可是,被她一直敌对排斥的薛宝钗,却在发现后不仅没有传扬出去,而是私下苦口婆心来劝说。单纯的林姑娘哪里会想得到,这位宝姐姐既然一听就知道该句子出于何处,必定也是熟读此书的。当时非常的感动,甚至自责当初不该“小人之心”只当宝钗心里藏奸,以林黛玉的孤傲性情,能说出这番话来,是真的被打动了。

此后,林黛玉便与薛宝钗亲密起来,以致于连贾宝玉一度看不透,私下悄悄问过黛玉“如何孟光接了梁鸿案”了?林黛玉这个人,一旦对某人卸下防备,便完全失去了判断力,加之自幼失去双亲、寄人篱下,便对亲情非常的渴望。因此,即便后来薛姨妈假意说要撮合她和宝玉,薛宝钗拿她和臭恶的薛蟠打趣,她竟然也不恼,言语间只是表达出想认薛姨妈为娘的愿望。

所以,内心将薛宝钗视为姐妹的林黛玉,很自然地接受了她只剩下的半杯茶水。二,暴露了薛宝钗的真实教养一直以来,薛宝钗在人前总是保持知书达理、端庄温和的形象,以至于赢得贾府上下一致好评。一般人很难想象薛宝钗会有失礼的行为,反而对于林黛玉,却多有微词。譬如在第二十七回,林红玉在滴翠亭与坠儿悄悄话,被路过的薛宝钗“煞住脚”听去,可当薛宝钗假意追赶林黛玉,并称刚才看到黛玉在附近时,林红玉却着急了:“这话被宝姑娘听去倒还罢了,那林姑娘是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怎么样呢?在林红玉看来,薛宝钗的素养可比林黛玉要值得信任。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煞住脚”要偷听的人恰是薛宝钗。而到了后来,自诩淑女的薛宝钗,在不口渴的情况下,竟然不谦让需要喝茶的林黛玉,而是毫不客气地用来漱口。反而是林黛玉,丝毫不介意她的霸道无礼,心里将她视为姐妹,坦然将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何谓假淑女,何谓真闺秀,一目了然。三、暗示了她在这段三角感情中的卑鄙做法这杯茶水,本来是端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贾宝玉拿了一杯后,剩下一杯摆在薛林二人面前。

可是口口声声说“不渴”的薛宝钗,非要先漱一口,再递给林黛玉。如果我们将这行为代入宝玉、宝钗和黛玉的三角感情之中,会发现非常的契合。贾宝玉和林黛玉本来已经培养了感情,两人互生情愫,青梅竹马。可是后来薛宝钗横插一脚,而按她的志向,厌恶经济仕途、不喜读书的贾宝玉根本不是他的菜,她的菜是万人之上的君主,再不济也是贾雨村那种心系官位的人。

可是没办法,本身条件不错的她被原生家庭拖了后腿,她只能将目标锁定身后是荣国府光环的贾宝玉。所以,薛宝钗是虽然看不上贾宝玉,但是她铁了心也要在黛玉面前“截胡”。当然,不排除薛宝钗也是发出挑衅:你林黛玉视若珍宝的解渴之物,于我只配“漱漱口”。无论是对贾宝玉的态度,还是破坏宝黛两人的感情,薛宝钗的行举,毋庸置疑是很卑鄙的。

四,暗示薛宝钗日后对花袭人的态度在旧时,小妾入门,需要给主母奉茶。这时的花袭人,是王夫人内定的宝玉姨娘,而薛林二人,一直是贾宝玉婚姻对象的两个选择。所以从两人对待花袭人奉茶的态度,可以看出将来作为主母的她们对待花袭人的态度。很显然,对于袭人的茶,薛宝钗是不以为然的,茶水刚过嘴就吐了。而林黛玉呢?却一饮而尽,足见她对袭人的尊重。

是以,在薛宝钗如愿以偿嫁给贾宝玉后,花袭人也被撵出贾府嫁给了最低贱的戏子蒋玉菡。这一点在前八十回是有许多伏笔的,譬如第二十回脂砚斋批的:“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袭人出去时,还是依依不舍的,可是麝月都留下了,她怎么就出去了?从她没找主母告别而是和贾宝玉叮嘱来看,这时她已经和宝钗有了嫌隙,她也对宝钗失去了信任。

很显然,她的离开是宝钗决定的。再反观林黛玉,曾有人提问,为何书中花袭人一直在说林黛玉的不是,却不见林黛玉对袭人反感?可以说这问题问得太妙了!以林黛玉的教养、出身和见识,她深知袭人根本没法取代她在宝玉心中的地位,反而因为花袭人对贾宝玉的尽心竭力照顾,让她倍加感激。而即便,她亲眼见到花袭人在宝玉、湘云面前诋毁自己,她也能视若无睹,一来因为她自身素养太好,不屑于和一个丫头一般见识,二来她只在乎宝玉对自己的看法,其他人怎么看她,无所谓。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端茶  送客  古代  古代的端茶送客礼  如何端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