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懂茶,爱茶,尊重茶?

说到懂茶,爱茶,我们潮州人对凤凰茶有特别钟爱,也深受海内外潮人青眯喝工夫茶跟吃饭一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断。不论有没有客人,套茶具摆在厅堂茶矶上。约几个朋友外出旅游,带一套工夫茶具,一张三色布,到什么地方休息一下,都要冲泡茶来喝。早上几个羽毛球友一起打球,离不开食茶。拜祖敬神茶叶必备之一,茶在前酒在后,说明茶在潮州人生活之中地位高。

如何从一无所知开始了解茶?

欢迎关注观世茶!其实学茶与学任何学科一样,都有循序渐进的方法。如果是零基础学茶,基本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了解按工艺划分的六大茶类现在所说的六大茶类,是按茶的发酵工艺程度进行分类的。在这个阶段,需要了解六大茶类是哪六种,它们的茶叶形态、茶汤色泽、滋味各有什么不同,需分别一一对照品饮、了解。能够做到看干茶、闻香气、喝滋味、观叶底便可判断它属于哪一类茶。

而这个阶段是入门的基础。进入“知”的层面:多读书关于茶的典籍有很多,这个阶段的多读书指的是近代、当代的学术读物。原因是这些书、刊多以茶叶作为农副产品的角度,阐述茶叶的物质原理。世间一切事物皆以物质属性为基础、以其精神属性为发展,打好基础即便将来走到“茶道”的领域,也能不忘初心、记得它本来的样子。书刊涉及:中国茶叶史、近代世界茶叶史(茶叶通史);茶树栽培学(茶作学);制茶学(制茶技术理论与制茶机械);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检验学;茶叶商品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贸易学、茶叶经济学等等。

这个阶段,在读书的同时,慢慢对六大茶类进行细分。诸如,江、浙的绿茶与安徽绿茶的区别、广东乌龙与福建乌龙的差异、花香红茶与果香红茶的不同、能辨别水仙与肉桂、名优茶与非名优茶的不同等等。这个阶段能细分茶叶因品种、产地、工艺不同而呈现出茶汤的各种不同,不用急于追求茶叶的段位高低。进入“行”的层面——走茶山当你有了一定理论认知以后,去茶山走走,看一看书本上的记载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叶子。

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规划地图,在每年的采茶期分别走访不同的地域。走茶山,主要看几个方面,茶树的山场环境、茶叶的生长状态(这里可看出茶农对茶叶的栽培维护管理);采摘结束可在厂里看一下完整的加工工艺(这里可仔细对照实践工艺与书本理论的异同);好茶需好水来发,不要忘记品饮一下当地的水(若有随身携带仪器,也可检测一下水性,更好的了解一方水土)。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茶叶  怎么去了解茶叶  但你真的了解茶叶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