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己,尊重客人,尊重茶,尊重茶农,尊重制茶人,也同时尊重天地赐予我们的美物。《3》农残与添加剂能洗尽吗?这是一个争论的话题,茶叶在种植的过程中,喷洒的农药在于茶的表面吗?茶叶在制作过程添加剂在于表面吗?绝对不会,如果有农残,如果有添加剂,一定在种植与制作过程中融合在茶叶中,一泡洗茶能洗尽吗?绝对不会。
前日看到一篇文章讲,一个院士发声了,说茶叶喷洒农药是正常的,不然茶树被虫害,现在用的农药是脂溶性的,不溶于茶水,所以放心饮用,如果怕喝有农药的茶,可以避开6—9月份采摘的茶,那个时间段是用农药的高峰期。普文非常无语,为什么呢?这是什么造成,这么虫害呢?明代、清代、难道那时候茶都喷农药吗?不然,只是我们的土壤污染了,益生菌群破坏了,影响茶树的免疫力了。
真的太可惜了。尤其看到云南某些茶农,扛着农药喷雾,喷草甘膦,打催芽剂,请问良心何安?你的偷懒,换来的钱,能用的安心吗?土壤坏了,生存何方?每每写文章,都会把自己弄的眼眶通红,每一次遇见跟茶农讲个没完,可是力量有限,觉知有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占有少数吗?茶友们,喝茶为健康,喝茶喝生态好的,茶商们卖茶卖好的,这个茶农打药坚决不收,送也不要。
浓香型的茶叶担心的是香精而不是农残。消费者在品茶购茶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困惑,大多数人在推荐茶叶的时候都会引用一个词产地,甚至有一山一味,一村一味,甚至手工加工的一人一味。我是做龙井的 ,首先声明一点,龙井是没有大型生产工厂的,浙江龙井没有,西湖龙井也没有,西湖龙井的茶地都是分给家庭的,其他茶叶大致情况也类似,除了分给农户就是一些茶场了。
这里就有一个困惑了,那些一山一味的茶叶到了品牌茶企以后为什么就是统一的浓香型,清香型了呢?还有一个现象,我在收购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雨天晴天的茶,香味也有所不同,前期和后期的茶也有差异,那茶企的统一又怎么来的呢?还有更诡异的,现在工艺是各省之间互相学习流通的,同一茶企下面相隔千里的两个茶区又怎么统一呢?农残的问题其实是不复杂的,第一,现在国家禁止对茶叶使用剧毒长效不分解的农药,甚至有的农药都禁止生产了,第二现在的农药都能降解,时间一长药物效果都在减退,第三,春茶不需要打药,春茶,特别是早茶,虫子都没有为什么要打药?。
一方面部分人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在各种茶叶中春茶就十分典型,在春季时采摘,可真如大家想象中那样会农残超标吗?根据多个关于茶叶的检测报告,其中都没有显示茶叶有超标问题,不仅是春茶,还有各种黄茶、白茶、绿茶、黑茶、红茶等等都没有发现安全问题。即便个别茶叶有检测出农残残留,其含量也都在安全范围内。
文章TAG:23200.121 农药 茶叶 茶叶农药含多少 23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