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水器,铁壶煮出来的水泡六堡茶,更能够突显茶气和茶的力道。银壶有净化、软化水质的作用,煮出来的水泡六堡茶,茶汤较软、滑。坭兴陶壶煮出来的水,茶汤口感较为醇厚。此外,冲泡器具、水温、注水方式,甚至品茗杯等,都会影响“汤感”。 如何感受“汤感”?茶汤入口后,先不急于入腹,可在口中轻转,让茶水流遍整个口腔,让所有味觉神经慢慢地仔细感受,目的是通过“汤感”体验,来更细致地品鉴茶的品质。

硬笔书法的笔画粗细是怎么写出来的?

硬笔书写的点画要达到有粗有细、肥瘦相间的效果,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小技巧。第一,笔的选择。一般来说就是“就粗不就细”。如果用钢笔,就用笔尖稍粗一些的;如果用中性笔,笔尖要大于0.7,最好是用1.0的。粗笔写细字是功夫,而细笔写粗字,神仙也难为。有的朋友担心,1.0的中性笔墨流过于酣畅,笔法笔势不好控制,有一个解决的办法,新买的中性笔,把笔帽打开,先放上两天,然后再拿起来写,就会只浓而不酣了。

书友不妨一试。第二,指腕之力。指腕驭笔之力的增减是实现点画粗细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技术含量最高、最难以掌握的核心技法。这个好理解,需要粗的点画就加力提按硬笔,需要细的点画就减小指腕执笔之力,难度在于粗细点画转换的协调自然、连贯顺畅。要达到这个效果,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只要靠勤学苦练,达到一定的熟练度,自然会形成游刃有余的书写习惯。

第三,笔尖触纸的方向。成熟的书法状态之下,执笔之力是很轻松闲憩的,不需要一本正经的正襟危坐,四平八稳的精勾细写。笔在书者的手里是放松的自由的。笔尖触纸方向的不同,也会影响点画的粗细与流畅。方向越正就越浓重越流畅,方向越斜就越阻滞越单薄,根据书者结体与行气章法的需要灵活选择。第四,纸张之下要有软垫。硬笔的笔尖是硬的,要形成肥瘦变化,就必须要笔尖具有一定的柔韧空间与振动幅度,这个幅度空间也有限度,根据我个人的实践体会,笔尖的上下高度落差不能超过1毫米。

怎样判定茶的好和坏?茶汤浓淡可以区别么?

对于普通人,好茶就是自己喝的感觉好,没有不适即是好茶,但是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如果有条件,强烈建议选有机茶,按有机食品标准来种植、生产、销售的高品质,高可靠性的食品,全程可溯源,杜绝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剂、农药、化肥、激素,转基因。对于专家,那就有各种审评标准了。具体标准可以参考各种现行国家标准。

绿茶:GB/T 14456.1-2017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14456.3-2016 绿茶 第3部分:中小叶种绿茶GB/T 14456.4-2016 绿茶 第4部分:珠茶GB/T 14456.5-2016 绿茶 第5部分:眉茶GB/T 14456.6-2016 绿茶 第6部分:蒸青茶红茶:GB/T 13738.1-2017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GB/T 13738.2-2017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白茶:GB/T 22291-2017 白茶GB/T 31751-2015 紧压白茶乌龙:GB/T 30357.1-2013 乌龙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0357.2-2013 乌龙茶 第2部分:铁观音(含第1号修改单)GB/T 30357.3-2015 乌龙茶 第3部分:黄金桂GB/T 30357.4-2015 乌龙茶 第4部分:水仙GB/T 30357.5-2015 乌龙茶 第5部分:肉桂GB/T 30357.6-2017 乌龙茶 第6部分:单丛GB/T 30357.7-2017 乌龙茶 第7部分:佛手黄茶:GB/T 21726-2018 黄茶黑茶:GB/T 32719.1-2016 黑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2719.2-2016 黑茶 第2部分:花卷茶GB/T 32719.3-2016 黑茶 第3部分:湘尖茶GB/T 32719.4-2016 黑茶 第4部分:六堡茶GB/T 32719.5-2018 黑茶 第5部分:茯茶如果需要更多有机茶资料,可以关注我们哦。

如何从茶汤的汤色、香气、滋味判断品质的高低?

普洱茶的茶汤、香气、滋味只能确定一款茶的口味,并不能决定它的品质!普洱茶的茶汤很有意思,不同的人对口感有不同的要求,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普洱茶生茶的口感!简单的说吧,这五个字大家容易记“苦、涩、甜、甘、冽”“苦”就是拿一颗板蓝根嚼着吃的味道!“涩”吃了没有熟的水果的味道!“甜”糖果的味道!“甘”吃了橄榄后嘴巴里会流出甜味的口水!“冽”这是一种在丛林里喝到山泉水的味道!这五种味道在每个山头的茶里都会有体现,只是有的苦重、有的涩味重、有的甜味重。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茶汤  岩茶  武夷  粗细  故事  武夷岩茶茶汤里的故事  茶汤粗细是怎么产生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