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待客,用茶代酒,历来是云南各族人民的传统礼俗。白族“三道茶”是一道非常闻名的待客茶。此茶由普洱茶乡所产之茶冲泡而出,“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人生先苦后甜,值得回味。用于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亲友造访,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富有趣味性的一种饮茶方式。哈尼族的土锅茶又称待客茶,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饮茶法。

将盛有清泉水的土锅支在铁三脚架上,待土锅内的水烧开沸腾后,再放入新鲜老茶叶,要不断加水,至少煮二至三道方可饮用,待茶煮好后,将茶倒人竹茶盅内敬客。茶汤味鲜而浓,初喝微苦,再喝回甜,使人有饮一次而终生难忘之感,饮后能助消化,解油腻除宿食。傣族的竹筒香茶别具风味,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竹筒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特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甘的特点。

傣语叫“腊跺”。拉祜族也饮用,拉祜语叫“瓦结那”。酥油茶也是藏族、纳西族同胞款待客人的礼茶。喝酥油茶是很讲究礼节的,大凡宾客上门入座后,主妇会立即奉上糌耙,随后再分别递上一只茶碗,主妇很有礼貌地按辈分大小,先长后幼,向宾客一一倒上酥油茶,再热情地邀请大家用茶。这时,主人与客人一边喝酥油茶,一边吃糌耙。

客人一般每喝一碗茶,都要留下少许,这被看作是对主妇打茶手艺不凡的一种赞许,这时主妇早已心领神会,又来斟满,如此二三巡后,客人觉得不想再喝了,就把剩下的少许茶汤有礼貌地泼在地上,表示酥油茶已喝饱了,主妇也就不再劝喝了。布朗族人还采用土罐茶招待宾客。这种土罐茶是将晒青毛茶放入一个小土罐中,在火塘边慢慢烘烤,并不停地抖动,使茶叶能均匀受热。

待罐内的茶叶散发出阵阵香味时,再注入开水,稍煮片刻即可倒出饮用。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礼仪活动中,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傣族的茶俗主要是竹筒茶,在景洪的那乡还有吃茶的习惯,这是一种婚俗的表现,在婚礼中可以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恋爱也使用。女方看中哪个男孩,便作茶水泡饭给他吃,如果男方认可女方,便将饭吃掉,这是茶艺在婚俗中的表现。而拉祜族人男方去女方家求婚时,必须带上一包茶叶、两只茶罐及两套茶具。女方家长以男方送来的"求婚茶"质量的优劣,作为了解男方劳动本领高低的主要依据。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茶俗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有哪些茶俗  中国少数民族的茶俗  
下一篇